中级人民法院判后答疑

中级人民法院判后答疑

ID:40735569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6

中级人民法院判后答疑_第1页
中级人民法院判后答疑_第2页
中级人民法院判后答疑_第3页
中级人民法院判后答疑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级人民法院判后答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制度一陇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后答疑制度实施细则(试行)第一条为进一步落实司法为民措施,从源头上减少因对裁判、执行结果不理解而引起的申诉信访,促进定分止争和服判息诉,维护司法公正和法治权威,真正实现法院裁判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和谐统一,同时也为了强化原案件承办庭室和人员的息访责任,结合我院审判执行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第二条判后答疑,是指法院作出裁判后,当事人对裁判结果存有异议,向法院提出疑问,由法院结合案件具体情况就证据采信、事实认定、裁判理由和法律适用等方面进行释明,促使当事人理解法院的裁判结果和执行措

2、施,并服判息诉。第三条判后答疑是信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审监庭牵头负责,其他部门分工协作,积极配合。第四条判后答疑适用于本院作出裁判的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进入复查、再审程序的除外),同时也适用于执行案件的答疑。4第五条案件当事人、辩护人、代理人及刑事案件当事人的近亲属(以下统称为当事人)对法院裁判有异议或疑问的,均可提出释疑请求。第六条判后答疑采用口头方式,应做好记录存档备查。答疑时不准泄露审判秘密,原则上本院人员不少于两人。第七条判后答疑实行首办责任制,即案件的审判长、承办法官是判后答疑的第一责任人,

3、负责对所办案件的判后答疑工作。当事人拒绝接受或者对答复不满意的,可以申请由案件承办部门的庭长负责答疑。情况特别的,由案件承办部门的分管院领导牵头组织答疑。第八条判后答疑分为宣判答疑和信访答疑两大类。第九条宣判答疑指案件宣判时当事人有异议的,审判长或承办法官需就案件的事实认定、证据采信、裁判理由、法律适用、裁判主文的含义进行释疑。第十条由法官宣判的案件,当事人表示异议的,由承办法官进行解答,答疑情况记录于宣判笔录,同时制作副本交审监庭统一登记备案。第十一条案件在送达过程中或上诉期间内,当事人申请答疑的,由承办

4、法官自行安排时间解答,答疑情况应有书面记录,同时制作副本交审监庭统一登记备案。第十二条信访答疑指裁判文书生效后,对当事人的申诉、申请再审的初次来信来访进行释疑。信访答疑由审监庭统一接待。4第十三条裁判文书生效30日内,当事人申请答疑的,由原承办法官负责答疑。原承办法官接到立案庭接访法官的通知后,除正在开庭或出差在外的,应当及时到立案庭进行答疑。原承办法官也可自主安排在审判法庭或其它会议室进行答疑。原承办法官因开庭等原因无法答疑的,可由接访法官向来访人员做好解释工作,并由承办法官与来访人员约定答疑时间,接访法

5、官应将该情况记录存档备查。第十四条裁判文书生效30日后当事申请答疑的,由办案庭负责人负责释疑。对案情重大复杂的,审监庭接访法官可将情况报告分管院领导,以便安排纪检、监察的负责人参与答疑。第十五条对于当事人非以申诉、申请再审为目的的其他答疑请求,应比照信访答疑的程序,由相关答疑责任人认真接待,予以解答。第十六条法官答疑时,应区别情况进行处理:1.异议不成立的,或申请再审不符合条件的应耐心解释,做好服判息诉工作。2.在释疑过程中发现案件裁判文书有文字表述缺陷、打印错误等笔误,应建议原合议庭或承办法官下达补正裁定

6、。3.异议成立,案件有瑕疵但不足以推翻原裁判,应耐心疏导化解,防止矛盾激化。44.申诉有理,符合再审条件的,应向审监庭提出再审的建议。第十七条判后答疑材料在卷宗移送上诉或归档时应一并装订附卷。第十八条判后答疑工作纳入绩效考评。凡未按本实施细则进行判后答疑造成当事人缠访或其他不良后果的,取消承办法官和所在业务庭当年的评先评优资格。第十九条审监庭每月通报一次答疑情况及答疑效果。审监庭就答疑中涉及的典型问题及时梳理,进行分析汇总,向审委会通报。第二十条根据本院审委会决定作出裁判或执行结果的案件,原则上应由参与作出

7、决定的审委会委员进行答疑,审监庭负责具体协调。第二十一条本实施细则由审监庭负责监督实施,由监察室负责考核。第二十二条本细则自印发之日起实行。 二00七年十一月十五日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