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判后答疑规定

广东省判后答疑规定

ID:36415016

大小:3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0

广东省判后答疑规定_第1页
广东省判后答疑规定_第2页
广东省判后答疑规定_第3页
广东省判后答疑规定_第4页
广东省判后答疑规定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东省判后答疑规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印发《广东省法院关于加强判后答疑工作的若干意见》及《广东省法院判后答疑工作细则》的通知2011年05月13日    投稿人:张双全律师    点击:1851次    摘要:关于印发《广东省法院关于加强判后答疑工作的若干意见》及《广东省法院判后答疑工作细则》的通知关于印发《广东省法院关于加强判后答疑工作的若干意见》及《广东省法院判后答疑工作细则》的通知全省各级人民法院、广州海事法院、广州铁路运输两级法院:现将《广东省法院关于加强判后答疑工作若干意见》及《广东省法院判后答疑工作细则》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过程中有何问题,请及时报告我

2、院立案二庭。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章)二○一○年十一月一日广东省法院关于加强判后答疑工作的若干意见为了进一步增加裁判的公信力,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努力实现案结事了,根据我省再审审查和涉诉信访工作实际,提出加强判后答疑工作的意见。一、判后答疑工作是新时期人民法院落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的重要内容,对于实现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的“矛盾化解、案结事了,促进和谐”的审判目标,有效减少涉诉信访,意义重大,各级人民法院必须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二、判后答疑工作应当坚持三项原则:一是便民原则。坚持“便民、利民、为民”,努力避免因答疑增加当事人负担。

3、二是协作原则。上下级法院,相关审判部门,必须加强配合、分工协作,防止相互推诿、拖延。三是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答疑过程中发现原裁判确有错误的,应主动依法予以纠正。三、全省各级法院应当全面实行判后答疑制度。当事人直接向原审法院提出质疑的,原审法院应当及时予以解答。当事人申请再审可以通过原审法院向上一级法院提出,原审法院应当先进行判后答疑。当事人直接向上一级法院提出再审申请的,上一级法院可以交由原审法院进行答疑。四、全省各级法院的立案庭是判后答疑工作的组织协调部门、负责上下级法院之间、本院各部门判后答疑工作的组织协调、答疑跟踪、情况统计以及信

4、息报送等工作。五、具体答疑应由做出原生效裁判的审判部门负责。答疑法官应在接到答疑件之日起1个月内完成答疑工作,有特殊情况的经主管副院长审批后可以延长1个月。答疑应针对当事人的申请或质疑理由,耐心细致地做好当事人的法律释明和答疑工作,必要时可以邀请人民调解委员会、当地村(居)委会等相关部门,共同做好答疑,努力实现案结事了。答疑过程应当做好笔录以及备案工作。六、全省各级法院应当结合本案实际,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判后答疑机制,明确答疑法官、答疑期限、答疑责任以及相关部门的分工协调等,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判后答疑工作不走过场、取得实效。有条件的

5、法院应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建立判后答疑流程管理系统,并实现与审判管理、质量评估、绩效考评等工作的有效衔接。七、上一级法院应当加强对判后答疑工作的督促指导。建立定期抽查、定期通报制度,对判后答疑工作进行统计排名、分析和研究,提出改进和加强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在判后答疑中敷衍塞责、简单应付或者推诿拖延的,上一级法院应及时督促纠正。八、判后答疑工作成效纳入法院、法官年度综合考核范围。各级法院应当将申请再审率作为法院和承办法官审判质量的重要考核指标,引导法院和法官提高审判质量和审判效果,从而从源头上减少再审审查和涉诉信访案件。九、本意见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6、。广东省法院判后答疑工作细则第一条根据《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以及《广东省法院关于加强判后答疑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规定,结合我省工作实际,制定本细则。第二条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做出的生效裁判,就证据采信、事实认定、法律适用、裁判理由及诉讼程序等有关审判问题,首次提出异议的,原审法院应予判后答疑。第三条判后答疑工作应当实行流程管理,各级法院应完善登记、流转、答疑、归档等环节。具体组织协调、督办催办工作由立案庭统一负责。第四条当事人直接向原法院提出的初信、初访,立案庭登记后能够安排原审判庭当即答疑的,当即答疑。不能当即答疑的,以

7、预约答疑的方式按照本细则转原审判庭进行答疑。重复来信、来访由立案庭按照信访程序处理。但如涉及新问题需要原答疑法官进一步答疑的,立案庭可要求原答疑法官协助接访。第五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可以通过原审法院向上一级法院提出。原审法院应首先安排判后答疑,不得以申请再审属上一级法院管辖而拒绝答疑。第六条当事人直接向上一级法院提出再审申请的,上一级法院立案庭在2日内登记并转原审法院进行判后答疑。以下案件除外:(一)行政申请再审案件;(二)刑事申诉案件;(三)已有判后答疑记录的民事申请再审案件;(四)上一级法院立案认为不适宜答疑的案件。第七条原审法院的立案庭

8、在收到当事人申请再审书或上一级法院转来的答疑件后,在2日内登记并附《判后答疑接访表》转原审判庭。第八条原审判庭在收到答疑件后7天内确定答疑法官、答疑时间、答疑地点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