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专题十中外重大改革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十中外重大改革

ID:40735399

大小:39.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8-06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十中外重大改革_第1页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十中外重大改革_第2页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十中外重大改革_第3页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十中外重大改革_第4页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十中外重大改革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十中外重大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考历史复习专题十:中外重大改革专题综述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改革的形式多种多样。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例如洋务运动、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中国改革开放;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例如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从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从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从结果上看,有成功的:俄国农奴制改革、明

2、治维新、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中国的改革;也有失败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苏东改革。知识精要一、地主阶级领导的改革洋务运动: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清朝地主统治阶级为挽救封建统治而进行的一次改革,是地主阶级开展的自救运动。(1)背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双重打击下,清政府面临内外交困的危局。(2)根本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3)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4)内容:①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②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③19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爱心用心专心1陆续创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④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

3、生。(5)评价:①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而不是要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②洋务运动创办企业、培养技术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注意: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第一步)。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一)戊戌变法1、国内背景:①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②19世纪末中国面临被瓜分危机。国际背景:①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②启蒙运动的影响。2、目的:在保护清政府的前提下,使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摆脱民族危机。3、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爱心用心专心24、内容:①政治:

4、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②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1)背景:①俄国封建农奴制的存在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进一步暴露了俄国的落后,使俄国各种矛盾激化,由此,统治者为解救统治危机,进行了一场自下而上的改革(2)时间:1861年;(3)人物:亚历山大二世;(4)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5)内容: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②地主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③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须出钱赎买。(6)目的:摆脱农奴制危机,巩固贵族地主的统治;爱心用心专心3(7)评

5、价:①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最积极意义是使上千万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从而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②局限性:一是政治上沙皇专制统治没有改变,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二是使农民背上沉重的经济包袱,但毕竟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三)日本明治维新(1)时间:1868年;(2)人物:明治天皇;(3)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4)学习对象:西方欧美列强;(5)内容:①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②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体现了改革性质);③社会生活方面:提倡“

6、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爱心用心专心4(后世影响深远)④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皇军。(6)影响:它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②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③日本强大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7)对中国的影响:一方面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大大加深,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另一方面,日本的崛起也刺激了中国开始向政治近代化方向迈进,中国的维新变法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走资本主义道路

7、,正是学习日本的表现。(四)罗斯福新政爱心用心专心5(1)背景:①大危机给美国以空前严重的打击。②时任总统的胡佛及其政府仍奉行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③在1932年大选中,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击败在任总统胡佛,于1933年3月就任总统。(2)时间:1933年;(3)目的: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消除经济危机(4)“新”的表现(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5)措施:①整顿财政金融②调整工业生产(注:这是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措施。核心法令是《全国工业复兴法》)③调节农业生产④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