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712541
大小:2.62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8-06
《青年心理特征及行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联合国:15-24岁的人为青年我国国家统计局:15-34岁的人为青年13-19岁为青少年,两者存在交集下面我们就以青年和青少年这两个特殊人群来做一系列的分析。0青少年:青少年指满13周岁但不满20周岁的(从生理、心智的发展角度上讲),也就是少年与青年相重合的阶段,处于儿童时期之后,成人之前。但实际上,青少年指13岁以上到成年之前(也就是满14岁不满18岁)这段期间的人多为学生,且也进入一种人身的转变期,是社会上令人重视的一个群体。此期随着内分泌的改变,第二性征开始出现,这是青年期最主要特征之一。整个青年期是个过渡期,就其心理发展水平来说,是迅
2、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这是我们分析青年心理的一个总纲。心理的成熟以生理的成熟为前提,并受个体社会化过程所制约。在当前世界性的生理成熟提前的情况下(近一个世纪提前一年),当然不能不影响到心理的发展。如果以人生观的确立作为心理成熟的标志,那么一般说来只有到了青年中期之末(相当于大学毕业)时人生观才臻形成并趋稳定。青年心理发展的特点有二:一是积极面明显突出,但却伴随着消极面;二是自我意识存在明显矛盾随着心理,青少年的智力发展也非常显著。此时期也正是青年最常发生烦恼的时期,并可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青年期的孩子们,对父母亲的依
3、赖性逐渐减少,趋于独立发展,对于父母的制约和管束可产生不满,尤其对过多的干涉和不放心,极易产生逆反心理。为此,父母亲要信赖子女,承认他们的自主行为,对他们的行为要亲切关心和指导。在青年期,与异性关系的发展,最终还是爱情。青年人对爱情的关心,一般是采取积极地接近,但有时也表现出拒绝和嫌恶的心态,具有一定的情感矛盾。即一方面羞怯不安,一方面兴趣浓烈。 性问题是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中最大的问题。到对异性的积极交往,最后趋于专一化,双方的关系固定而且持续,直至发生性交往。而一旦发生婚前性行为,往往会给双方带来身心上的创伤和苦恼,尤以女性为甚。而
4、且这不仅涉及个人,也牵涉到家庭和社会,后果较为复杂。一方面,男女青年一旦得到性体验,收敛比较困难,另一方面,幼稚的青年人尚不能结婚,这必将在当事人心理上易造成罪恶感和各种悬念及不安。 对性不适应的预防,主要是使青年们对性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尤其重要的是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性教育至为重要。当代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因为他们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成熟,所以他们也具有各种各样的行为特征,主要表现有大学生创新行为的加强、普遍谈恋爱行为、网络行为、自杀行为等等。现在青少年学生网民所占比例正在逐渐增加,互联网所扮演的各种角色的应用程度排序为:娱
5、乐工具>沟通工具>信息渠道>生活助手。他们对互联网娱乐功能的使用超过其他任何一种功能,信息渠道功能也在其之后。这种现象反应出了广大青少年学生一方面需要通过应用网络提高信息素养,而另一方面在应用网络的方式和领域方面存在较大偏差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宣传教育和正确引导,使得青少年学生网民将互联网作为娱乐工具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和应用互联网的其他功能,尤其是学习的辅助功能。青少年问题行为的类型和特点过失型品德不良型攻击型压抑型内部动因好奇、好动、试探、畏惧等不良需要挫折引起的不良情绪,主要是愤怒挫折引起的不良情绪,主要是焦虑外部情境有利于该项行
6、为的具体情境有利于该项行为的具体情境,或主动寻找、利用、制造有利情境挫折后与他人发生冲突的情境挫折持续作用的情境心理特点心理发展水平较低,主要是认识能力低对道德规范认识错误或明知故犯,缺乏道德感和抗诱惑的能力,大多已形成不良道德意识和个性特点情绪易激动,多为胆汗质,性格外向,倔强急躁情绪易消沉,易生不良心境,多为忧郁气质,性格内向、怯弱行为特点违反纪律或一般行为规范,如骂人打架,恶作剧,说谎、损坏东西、逃课等,带有偶发性、情境性和盲目性违反纪律和道德规范,如偷窃、欺骗、斗殴、浪荡、破坏公物等,具有经常性、倾向性和有意性在青少年中还可能有集团性
7、对特定的对象采取对抗、报复和迁怒等行为,一般带有公开性和发泄性逃避或退缩行为,如不参加学习、交往等活动或活动中消极应付,悲观消沉,自暴自弃,一般带有隐蔽性和持续性行为后果可能对集体或他人造成不良影响,有碍良好道德的形成对集体或他人造成伤害,妨碍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往往对他人或集体造成某些不良影响,妨碍个性的健康成长一般对集体或他人无明显的影响,主要是妨碍个性的健康发展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水平较低,不隐定,易受教育者的影响,对行为后果易有害怕、后悔等心理自我评价常不正确,易受伙伴或消极社会因素影响,不易接受教育者评价,对行为后果不后悔,甚至有满足或
8、得意感自我评价往往偏高、自负,对教育者的评价往往有对抗情绪自我评价往往偏低,对自己不满、自卑,可能会接受教育者鼓励性评价的影响性质程度品德纪律问题,程度较轻品德纪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