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教学设计-1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1

ID:40684045

大小:43.6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6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1_第1页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1_第2页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1_第3页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1_第4页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1_第5页
资源描述: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白杨礼赞》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课文是托物言志的写作范例,描写了“西北极普通的”白杨树的形貌和精神气质,揭示了白杨树所象征的当时抗日军民的顽强意志和斗争精神,抒发了对白杨树的由衷赞美之情。 全文的思路是:先写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引出作者观看的“单调”感;再写白杨树的形貌,突出它的高大、挺直和丫枝聚拢的特点;接着写白杨树的“精神品格”,点明它的象征意义;最后将白杨与“贵族化的楠木”对比,“高声赞美白杨树”。 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全文的思路都很清晰易懂,至于政治背景,学生明了即可,无需多讲,学习本文主要

2、进行散文欣赏,着重赏析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掌握字词,简介作者、时代背景、理清结构层次。②理解分析托物言志,象征手法的运用,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③理解象征、反诘、间隔反复的手法在文中的巧妙运用 2.能力目标 ①以朗读法感受白杨树的外形。②以讨论、探究的方法领悟白杨树的象征意义。③通过讨论完成对文章结构和作者情感的把握。 3.情感目标 学习中华民族质朴、坚强、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教学重点 1. 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2.理解象征、反诘、间隔反复的手法在文中的巧妙运用。3.在记叙中抒

3、情。 教学难点1.找出线索,理清结构。  2.白杨树形象和精神的不平凡中寄寓作者怎样的感情。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小白杨》。《白杨礼赞》是一篇借景抒情,具有浓郁象征色彩的散文。它蕴藏着诗一样的情愫,使一个客观对应物——白杨树,在精湛的艺术描写中赋予了人格化的生命力。细腻的白杨树外形是革命者的形象,更多局部细节描写组成了一组组象征性的意象群。这一切在学习本课时都当引起同学们的注意。二、初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基本内容 1.教师范读全文或听朗读音频。 要求学生在听读时,画记难字生词,并标明自然段序号。 2.掌握有关

4、写作背景和文学常识。 茅盾(1896—1981):出生在浙江桐乡乌镇。小说家,中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文化活动家、社会活动家和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茅盾。浙江桐乡乌镇人。1928年发表第一部小说《蚀》,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散文《风景谈》《白杨礼赞》等。《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3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茅盾在1938年底到新疆学院文学院讲学,1940年3月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后来离开延安到重庆。这期间,他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

5、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3.掌握生字新词。大毡子(zhān)   开垦(kěn)   主宰(zǎi)   坦荡如砥(

6、dǐ)   潜滋暗长(qián)    无边无垠(yín)    秀颀(qí) 诸如(zhū)     倦怠(dài)     婆娑(suō)    丫枝(yā) 恹恹欲睡(yān)       晕圈(yùn)      虬枝(qiú)     参天(cān) 初融(róng)4.学生迅速默读全文,划分段落层次。学生讨论后明确:要划分段落层次,一定要注意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本文的段落层次划分如下: 第一部分(第1段):直接抒发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 第二部分(第2—4段):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7、第三部分(第5—6段):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第7段):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主题。 第五部分(第8—9段):将白杨树与楠木对比,再次赞美白杨树。三、探究学习第一至三部分 1.文中多处出现的“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说一说“不平凡”的含义。 明确:课文四次提到“不平凡”,三次提到“极普通”,伟大和不平凡常常是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伟大寓于平凡之中,不平凡而又普通,意思相同。“不平凡”就是伟大,极普通就是很平凡。白杨树是一种“极常见”和“极易生长的树”,它当然很平常,但以它外形的美,尤

8、其是内在美来说,它是不平凡的。2.提问:全文抒情线索是什么? 明确: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 3.课文第二部分写高原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 写白杨树前先写高原,目的有两个。其一交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衬托它傲然挺立的形象;其二暗写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为后文揭开象征意义作下铺垫。 4.在第三部分中找出体现白杨树外形、色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