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方药总论

7[1].方药总论

ID:40675875

大小:4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6

7[1].方药总论_第1页
7[1].方药总论_第2页
7[1].方药总论_第3页
7[1].方药总论_第4页
资源描述:

《7[1].方药总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八章方药总论第一节中药总论一、概述:(一)何谓中药?*凡是以中医传统理论为指导,进行采收、加工、炮制、制剂,以利于临床应用的药物称为“中药”。简之:凡是按照中国传统医药学理论来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称为“中药”。(二).中药的起源和发展(了解)起源:中国医药学的起源和形成,是和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的劳动、生活、生产实践分不开的。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记载和“医食同源”之说。发展:植物药火-------陶器------汤液自然生长药------人工栽培动物药-------猎兽、禽------人工驯养矿物药-------化学药品酿酒、炼丹天然药------人工栽培---

2、---国外进口剂型-----汤剂其它:膏、丹、丸、散、片、胶囊、冲剂、糖浆、颗粒剂、针剂等。中药药理学的发展,对中药的有效成分作了大量、有成效的研究,进一步提高了中药的疗效,发展了中国医药学。我国地广物博,有丰富的、种类繁多的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盛产药材的国家。中药誉称为“中华民族的国宝”。l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365种。唐代《新修本草》850种,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发的药典。l明·李时珍《本草纲目》1892种。l现代《中药大辞典》5767种。二、中药的命名:(了解)1.因形得名:2.因色得名:3.因气得名:4.因味得名:5.因部得名:

3、6.因时得名:7.因地得名:8.因效得名:9.因人得名:10.因音得名:11.因故得名:三、中药的产地、采收与炮制:(了解)道地药材---指产地历史悠久、品种优良、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一些药物。炮制------指药物在应用或制成各种剂型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四、中药的性能:*(重点)中药的性能-----主指中药性味和功能。中药的药性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一).四气(性):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寒凉属阴,凉次于寒;温热属阳,温次于热;凡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凡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

4、,属于温性或热性。平性:药性平和(二).五味五味:指辛、甘、酸、苦、咸五种滋味。还有淡味和涩味,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习称五味。五味的作用:能散:发散----治疗表证的药物:麻黄、薄荷。辛能行:行气、行血----治疗气血阻滞的药物:香附、川芎。能补:补益----人参大补元气、熟地滋补精血甘能缓:缓急止痛----饴糖缓急止痛能和:调和药性、和中----甘草调和诸药淡能渗:渗湿----薏苡仁(附于甘)能利:利水、消肿----猪苓、茯苓能收:收敛----敛汗、敛气,用于体虚多汗,酸肺虚久咳,五味子能涩:固涩----止泻、涩精、缩尿、止带、止血通泄----通泻大便:大黄通下泻火能泄

5、降泄----降泄肺气:杏仁降气平喘苦清泄----清泄热毒:栀子清热泻火能燥温燥----苍术苦温用于寒湿证寒燥----黄连苦寒用于湿热证能坚阴:泻火存阴----黄柏、知母咸能软----软坚散结:瘰疬、瘿瘤、痰核:海藻、昆布消散瘰疬,鳖甲软坚能下----泻下:芒硝泻下通便l四气五味是中药性能的核心内容,对指导临床用药有着重要意义。(三).升降浮沉(了解)升降浮沉是对药物作用趋向的概括。升____上升降____下降浮____上行发散沉____下行泄利。升与浮、沉与降的趋向类似,不易严格区别,故通常以“升浮”、“沉降”合称。升浮类药:即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

6、药物。如麻黄、桂枝、柴胡。沉降类药:即具有泻下、清热、利尿渗湿、重镇安神、潜阳熄风、消积导滞、降逆、收敛及止咳平喘等功效的药物。如厚朴、五味子、大黄。(四)归经(了解)归经------指药物对机体某部位的选择性作用。(五).毒性(了解)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中药的毒性分三级:大毒、有毒、小毒。大毒——中毒症状严重,常引起主要脏器严重损害,甚至造成死亡者,归为“大毒”。如草乌、川乌、马钱子等。有毒——当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久,出现严重中毒症状,并引起重要脏器损害,归为“有毒”。如附子、商陆等。小毒——中毒症状轻微,一般不损害组织器官,不造成死亡者,归为“小毒”。

7、如吴茱萸、细辛、苦杏仁等。(六).中药的配伍:*(重点)1.配伍七情:根据病情的需要和药物的性能、功能、用药法度,有选择地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组合在一起应用,称为“中药配伍”。将单味药的应用和药物的配伍关系,总结为“七情”,简称“中药七情”或“配伍七情”。(1)单行*:只用一味药治疗疾病。独参汤。(2)相须*:两味以上功效相同的药物配伍应用,增强疗效。如石膏、知母。(3)相使*:两种性能、功效相近的药物配合应用,一种药为主药,另一种为辅药,以提高主药疗效。如黄芪、茯苓。(4)相畏*: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被另一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