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590750
大小:2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8-04
《苏教版四上徐悲鸿励志学画第一课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设计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张鸣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的阅读要求中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由此可见,第一课时,“教学法来理清课文脉络”,对于第二课时的对文本的深入学习,至关重要。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以“教学法来理清课文脉络”为主线展开教学:运用句式“谁+做什么。”和“抓中心句”的方法概括自然段段意,初步把握文章段落的主要内容。学习运用“抓
2、关键词”和“合并自然段段意”这两种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能复述文章大意,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触类旁通,一以贯之,对于以后学习此类文章有异曲同工之妙。努力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文本的浓厚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目标1.联系上下文理解“励志”和“立志”在文中的意思;2.运用句式“谁+做什么。”和“抓中心句”的方法概括自然段段意,初步把握文章段落的主要内容。3.学习运用“抓关键词”和“合并自然段段意”这两种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能复述文章大意,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揭题同学们,这一单
3、元,我们认识了和蔼可亲的江主席,今天这节课,我们还要来认识第二个人物,他就是——徐悲鸿。板书:徐是双人徐,悲是人有悲欢离合的悲,鸿是江边鸟,有鸿鹄之志,让我们来读好这个人名。生齐读。2.人物介绍你知道徐悲鸿吗?(学生说徐悲鸿。)对,他是个画家,补充习题上有这样一段介绍:他原名徐康寿,后来他看到哀鸿遍野、民不聊生,所以改名为“悲鸿”。这是一个多么爱国的人啊!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徐悲鸿励志学画的故事。板书课题。师板书:励志(一人要发出万人的力量)。再次来读好课题。(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徐悲鸿励志学画》中“励志”一词较难理解,而理解这个词又是教
4、学本文的关键。教案设计中部将会采用“励志”和“立志”对比的办法,巧妙地化解了这一难点,由此,此处便埋下伏笔,串起全篇的教学,为下文的学习开了一个好头儿。二、初读文本1.看题质疑看题目想问题。说说你的疑问?让我们带着好奇,走进文字中去。2.自读课文,做到要求:(1)读准生字的读音;(2)读通句子。(3)根据徐悲鸿励志学画的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分段。尝试分段。3.学文先学字词,这些生字词你都掌握了吗?ppt出示嫉妒礼貌激怒励志疲倦陈列临摹优异承认震惊(1)第一行,指名学生读准字音,教师正音。(2)第二组指名学生领读,师正音,这些词语中,哪一个词
5、语你最不理解?(3)你来说说临摹的意思吧!这是老师在词典中找到的解释:照原样摹仿写字或画画。4.课文中也有两个临摹,你发现了吗?让我们把词语放进语境中去朗读,感悟!(1)ppt出示:“当时,巴黎的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欧洲绘画大师的作品,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摹。”(2)再看徐悲鸿是怎样临摹的呢?(指导朗读)“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经过潜心临摹,徐悲鸿的画技有了很大的提高。”设计意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会质疑,尝试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字词,以及对人物形象具象化的认识。三、尝试分段,学习概括1.那么文中徐悲鸿励志学画的起因,经过
6、,结果分别对应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呢?谁来说说。第一段(1—3):徐悲鸿励志学画的起因。第二段(4—6):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经过。第三段(7—8):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结果。2.徐悲鸿励志学画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怎么样?结果又如何呢?我们来走进课文第一部分,我请三位同学来读第一到三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思考起因?(1)指名三位学生逐段朗读课文前三段。第一自然段:时间?地点?人物?做了什么?第二自然段:(1)冲字是个多音字,在不同的语境中他的读音不同,看,ppt出示多音字,那么在这句话中,我们应该怎么读呢?2.“冲chòng着”在这里不仅表达了对着,向的
7、动作,同时也是一种说话态度,请问,你会冲着张老师这样说话吗?(不会)为什么?(这样不礼貌。)由此可见,这个外国学生的态度是多么的没有礼貌啊!那请你也要读出这样的语气来。你再来试试,我们一起来。(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对啊,这位外国学生不仅瞧不起徐悲鸿,甚至瞧不起中国人,也许还有很多外国学生也是这样想的,徐悲鸿的爱国情怀被激发了出来,他肯定觉得自己被侮辱了。徐悲鸿被激怒了。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段话。(学生齐读)(2)读到这里,我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徐悲鸿励志学画的起因了吧?师小标题归纳:受辱立志。3.辨析“励志”和“立志”。(师指板书立)(1)可
8、以把题目中的吗?为什么?预设:学生回答:因为徐悲鸿到法国留学,已经立志成为一个画家了,不是因为受到外国学生的侮辱之后才立志学画的。教师:对!徐悲鸿原来就很刻苦,受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