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个课例看“先教后学”与“先学后教”的区别

从两个课例看“先教后学”与“先学后教”的区别

ID:40559187

大小:49.5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04

从两个课例看“先教后学”与“先学后教”的区别_第1页
从两个课例看“先教后学”与“先学后教”的区别_第2页
从两个课例看“先教后学”与“先学后教”的区别_第3页
从两个课例看“先教后学”与“先学后教”的区别_第4页
从两个课例看“先教后学”与“先学后教”的区别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两个课例看“先教后学”与“先学后教”的区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从两个课例看“先教后学”与“先学后教”的区别倪燕儿“先学后教”教学理念成为当前教育教学发展的新宠,各地纷纷举行相关的考察、讲座、实践探索。与之相应,一线教师蓦然意识到长期的教学基本属“先教后学”模式,该模式背负着一些课堂低效现象的主要责任。那么,“先学后教”与“先教后学”到底孰优孰劣?网络资料反映前者的支持率远远高于后者。现将两者代表性课例进行对比,从中获得启发提出建议。一、“先学后教”与“先教后学”具体课例对比(一)“先学后教”课例洋思、东庐、杜郎口中学等学校的高四率吸引着教育界同仁纷纷前往学习,余文森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和东庐中学

2、在取得教学改革成功的背后具有共同的理念:学生为本、先学后教、多维目标、小组合作学习”[1]。根据大量的网络视频,结合实地考察发现,这些课堂流程一般为:学生完成预习任务(可移至课前)、学生自主探究课堂提问、师生互动解决疑问、当堂复习巩固。下面以东庐中学“讲学稿模式”为例,选取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的《新的大一统》一课(根据现场听课记录整理而成):一、预习导学(时间约5分钟)。共10题填空,都可在书中找到相应的答案,学生已经在课前完成并上交。课堂一开始,教师就直接反馈预习情况,学生订正。二、课堂探究(时间约3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自学形式:以个体自学为主,小组

3、合作为辅。学生根据讲学稿探究如下题目。问题一:西汉建立后面临着怎样的经济形势?问题二:汉初的统治者采取哪些措施恢复经济?问题三: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什么作用?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自学后发表观点;师生互动以排除错误、消解迷惑、总结提升,学生在讲学稿上记录课堂讨论结果。三、复习巩固(时间约10分钟)。生先完成七道选择题,基本为作业、练习中的典型题目。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组织集体校对、提出质疑、师生互动解疑。最后完成材料题如下:阅读下列材料:“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1)“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指的是哪家学说?(

4、2)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后采取了什么政策?(3)汉武帝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四、教师布置下一课讲学稿预习内容,课堂结束。(二)“先教后学”课例1.“先教后学”课例一教师自问自答,偶尔请学生发言,基本满堂灌。自从新课改实施,广大教师慢慢认识到这类教学法的许多弊端,相关的分析评价较多,在此不对其进行具体分析。2.“先教后学”课例二省历史与社会教研员牛学文老师曾指出,“看教师是否做到:引人入胜;精导妙引;结尾无穷”[2]是好课标准之一。新课改实施后,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等理念指引下,不少教师专注于研究教学设计,热衷于运用现代媒体增强情境渲染、采纳多种手段活

5、跃课堂气氛、选取丰富形式体现教学内容,多采用“导入、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的流程,出现了大量的“先教”铺路“后学”跟上、教得活泼学得热闹的“先教后学”课堂。现选取获得一市一等奖教学者《新的大一统》教案[3]。一、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大风歌》并在幻灯中展示歌词:“阿房废址汉荒丘……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由歌词师生互动,探讨西汉建立者、建立的时间、原因。接着,教师点明课题。二、新授一(约10分钟)教师出示图片展示西汉初年的荒凉景象,要求学生说说原因、对策,引导学生大致了解“文景之治”的内容。三、新授二(约25分钟)教

6、师:汉武帝16岁继位,可谓少年得志,但他的皇帝宝座坐得并不安稳,他有很多的忧虑呢。就让我们穿越历史时空,走近汉武帝,为他排忧解难。第一板块“王国势力威胁中央”①聪明的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汉武帝削弱诸侯王的势力?②汉武帝采取了什么办法解决王国问题?③推恩令的高明之处在哪?第二板块“思想纷杂不利集权”①如果你是汉武帝,你会采用哪家主张?②汉武帝最终做出何种选择?为什么?怎样做?③儒家思想对我们的现代生活有哪些影响?第三板块“匈奴南下边地不安”教师请学生观看反映漠北战役的录相,然后提问:①这次战役的指挥是谁?结果如何?②汉武帝为什么能取得对匈奴战争的胜

7、利?四、课堂延伸(5分钟)“你认为汉武帝是一名怎样的皇帝?”五、学生小结课堂学习心得,教师布置回家作业进行巩固练习。(三)两则课例特点对比对比如下表:对比显示:“先教后学”易造成师生重负,但对教师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能对学生情感价值观产生深刻的隐性影响;“先学后教”在知识、能力训练上效益显著,但课堂较难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操作中易流为应试教学。那么,造成上述情况的具体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分析如下(见下表)。先教后学(侧重课例二)先学后教教与学的关系教并非绝对地先于学;教师预设多,牵引着学的方向、范围、标准;“教”较难及时、全面把握多数学生的“学”情

8、。学并非绝对先于教;也强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的方向、范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