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药物剂量考

伤寒论药物剂量考

ID:40551158

大小:165.5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4

伤寒论药物剂量考_第1页
伤寒论药物剂量考_第2页
伤寒论药物剂量考_第3页
伤寒论药物剂量考_第4页
伤寒论药物剂量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伤寒论药物剂量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368·中医杂志2009年4月第50卷第4期Journ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2009,Vol.50,No.4·医经研读·《伤寒论》药物剂量考112111仝小林穆兰澄姬航宇甄仲常柏董柳(1.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市宣武区北线阁5号,100053;2.北京中医药大学)[摘要]目的通过对《伤寒论》药物剂量的考证,明确仲景经方的实际药量,为提高治疗急、危、重症及疑难病的疗效提供思路和借鉴,为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药物剂量应用范围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研究、药物实测、炮制方法、方药配伍、煎服方法、安全性及临床用药特点等方面

2、考证《伤寒论》药物剂量。结果文献研究结果表明《伤寒论》1两折合今秤15.625g;药物实测证实《伤寒论》药量远较现代教科书所标明的剂量为大。并通过中药炮制、配伍及特殊煎服等手段能确保用药安全。《伤寒论》方药少而精、药专力宏、中病即止,多为治疗急危重症而设,然慢性病的治疗、调理尤其是长期大剂量用药应谨慎。结论《伤寒论》经方1两约合今称15.625g(简为15.6g)。[关键词]《伤寒论》剂量;药物实测;安全性;药少而精[7][6]《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因其理法方药缜密、药少而40g)”,即一小两约为13.3g;另有康熙年间,御制律吕正义精、药专力宏,被后世尊为“

3、方书之祖”,其中大多数方剂至今仍以古十二铢为今二钱五分(康熙十八年即公元1679年,据清律被广泛应用。然而,由于历代度量衡的演变,经方的实际药量成法定铜砝码计算,每钱约合3.6g),即古十二铢约为9g,古之一为一宗悬案。后世有以《伤寒论》一两为今1.6g[1]、3g[2]、两约为今18g。[3][4][5]6.96g、13.92g、15.625g等,令人莫衷一是。自古有言,中1.2汉代以后药物剂量的变化医不传之秘在于药量,药量亦是药效的基础。因此,明确经方的唐代以前,除晋代在铢和两之间加了单位“分”(六铢为一实际药量,对继承仲景学术思想、提高临床疗效意义重大。分,四

4、分为一两)外,药物剂量基本保留了汉制。唐代将度量衡本文以明代赵开美刻本《伤寒论》为底本,通过文献及药物分为大小二制,“官民日常用大制,调钟律、测晷影、合汤药及冠实测的考证,结合现代药理及临床实际,认为仲景经方1两约为冕之制用小制”,且唐之“三小两为一大两”,即大制较汉制大三今15.625g(简为15.6g)。倍,小制承袭汉代古制。宋代药物计量改用十进制,设钱、分、1从文献考证《伤寒论》药物剂量厘、毫等单位,折合一两为十钱,但仍以十六两为一斤,此后均《伤寒论》著于汉代,使用的计量单位包括铢、两、斤,合、采用这一新制。宋代到清代,重量单位变化不大,一斤约600g,斗,尺

5、,个、枚等,因此,考证其剂量应以汉代的度量衡标准为一直沿用至1949年以前,俗称“旧秤”[8]。1959年始,中药计量一依据。斤被定为十两;1979年,中药计量改为公制,把一斤定为1.1汉代的药物剂量500g。东汉前商用度量衡与医用度量衡一致,不存在大小两制之1.3《伤寒论》药物剂量研究中存在的主要争议分,“后汉于度量衡之设施及制作,既无记录,即其制度亦莽之李时珍《本草纲目》认为,“今古异制,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制也”[6],因此,考证现已出土的东汉时期的量器及衡器最具说可也”;汪昂《汤头歌诀》亦有“大约古用一两,今用一钱足矣。”服力。汉代重量单位包括铢、两、斤、钧、

6、石,《汉书·律历志》云:因李时珍、汪昂的著作影响深远,这种认识广为流传,而该药量“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国家计量总与《伤寒论》经方的真实药量相去甚远,仅为仲景用量的1/5。局编《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中的“汉光和大司农铜权”(中国历《伤寒论讲义》认为,“关于剂量之标准,古今不一,汉时以六铢史博物馆藏)被认为是推算汉制的权威标准。此权铸于光和二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即二十四铢为一两。处方应用时,一方面年闰二月二十三日(公元179年,与张仲景同为东汉),上刻铭根据前人考证的量制折算,更重要的是依据临床实践。凡论中文,示其为当时政府为统一全国衡器而颁布

7、的标准。此权为12云一两者,折今约一钱;云一升者,按重量折今六钱至一两不斤权,实测重量2996g,约等于3000g。据此可知,东汉1斤合今等,按容量可折60至80ml。”[9]据此一两折合今一钱约3g。此后250g,1两合今15.625g(简为15.6g)。的教材,包括五版教材《伤寒论讲义》均采用了此说。汉代的容量单位包括龠、合、升、斗、斛,《汉书·律历志》中医研究院《伤寒论语译》一方面引用吴承洛《中国度量衡载:“十合为升,十升为斗”。现藏上海博物馆的东汉“光和大司史》[5]东汉一两合今13.92g的资料,一方面据唐代苏敬《新修本农铜斛”容量为20400ml;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