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517341
大小:4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8-04
《2014年山东招教考试教育学章节考点七:教学(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公职考试知名品牌2014年山东招教考试教育学章节考点七:教学(上)一、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任务(一)教学的概念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包含以下几方面含义: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由教和学两方面活动组成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二)教学的意义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基本途径,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教学的主要作用是: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
2、践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学校工作应坚持以教学为主,但是教学必须与其他教育形式结合,与生活实践加强联系才能充发挥作用。因此,应妥善地安排教学与其他教育活动,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保证全面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公职考试知名品牌(三)教学的一般任务教学任务受教育目的、学生年龄特征、学科的特性以及教学的时空条件等因素制约。教学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教学的一般任务如下: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一般来说,知识的掌握是形成技能、技巧的基础,而技能、技巧的形成又有助于
3、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2、发展学生能力、体力和创造才能智力,一般是指人们的认识的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那些稳定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像力,其中思维力是核心。体力,主要指身体的正常发育成长与身体各个器官的活动能力。学生的创造才能主要是指他们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智能去探索、发现和掌握未知晓的知识的能力。它是学生个人的求知欲望、进取心和首创精神、意志力与自我实现信心的综合体现。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二、教学过程(一)教学过程的概念公职考试知名品牌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
4、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如何认识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其主要观点如下:1、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教学过程首先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借助教材或精神客体的中介,掌握科学认识方法,以最经济的途径认识现实世界并改造主观世界、发展自身的活动过程。教学认识的主体是学生,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活动的主体,具有发展性和可塑性。教学认识的客体以课程教材为基本形式,是人类社会历史经
5、验凝聚的精神客体,既是学生认识的对象,又是他们认识和发展自身的工具,具有中介性。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生认识世界的过程,教学过程包括教师教与学生学这两个既有区别又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的活动。其内部发展动力是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同学生完成这些任务的需要、实际水平之间的矛盾。教学过程同样受—般认识过程普遍规律所制约。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殊性在于,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是由教师领导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去间接认识世界。其目的在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社会历史经验变为学生个体的精神财富,不仅使学生获得关于客观的映象即知识,也使学
6、生个体获得发展。学生个体的特殊性表现有以下几方面。(1)认识的间接性。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已知的间接经验,并在教学中间接地去认识世界。教学基本方式是掌握”。公职考试知名品牌(2)认识的交往性。教学活动是发生在师生之间(学生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3)认识的教育性。教学中学生的认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认识是发展,认识中追求与实现着学生的知、情、行、意的协调发展完全人格的养成。(4)有领导的认识。学生的个体认识始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形成学生(主体)——课程与教材(客体)——教师(领导)相互作用的特殊的三体结构&r
7、dquo;。学生的认识实际上走的是人类认识的捷径。(二)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或规律)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反映教学中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感性知识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知与行的关系。(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是间接经验,并且是间接地去体验。学生主要是通过‘读书”接受”现成的知识,然后再去‘应用”和证明”。这是一条认识的捷径,可以使学生能用最短的时间掌握大量的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同时,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