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496880
大小:7.29 MB
页数:78页
时间:2019-08-03
《《社会主义本质》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二、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三、坚持科学发展第二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一、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1.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2.解放生产力是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3.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原则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精神生活生产力发展迅速生产力发展缓慢社会主义优越性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得到巩
2、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优越性无法体现社会主义难以巩固和发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下岗职工排队领取 发放的救济金令人震撼的求职现场同在一片天空下卖菜的父与子与污染产品打交道的劳动者感人的升旗场面!垃圾堆上的祖国花朵俺也想读书,俺会写“牛”字哦这不是艺术摄影,这是现实社会实实在在存在的现象给点吃的吧!(1)马克思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一部分,生产力中包含科学的论断;(2)1953年毛泽东提出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建设我们的国家;(3)1956年周恩来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1.论断的演进过程二、大力发展科学技术1956年6月14日,毛泽东(
3、左5)、周恩来(左4)、朱德(右6)、陈云(右5)、林伯渠(右4)、邓小平(右3)、聂荣臻(右2)等在中南海与参加制定全国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的全体学部委员和科学家合影。(4)1958年,毛泽东又提出现在要一个技术革命,把党的工作重点放到技术革命上来;(5)1988年,邓小平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6)江泽民提出了“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先进生产力的含义第一,高素质的生产劳动者,高科技含量的生产资料和高科技含量的劳动对象。第二,各种生产要素之间的先进科学的结合方式和管理方式。第三,环境破坏轻,资源消耗少,投入小
4、、产量大的经济效益。第四,对社会全面发展起着积极的、巨大的推动作用。(7)胡锦涛提出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8)习近平提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始终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科教兴国,将科技实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人才强国,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2.科教兴国战略与人才强国战略“嫦娥一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首次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三、坚持科学发展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江
5、泽民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1.论断的演进过程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发展,既是指经济发展,又包括社会的全面发展;既是指当前的发展,又包括可持续发展;既是指社会全面进步,又包括人的全面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第一、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第二、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第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
6、民共享;第四、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以人为本”中的“人”,就是生活在具体的、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与他人结成各种社会关系,从事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人:第一,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即马克思说的“每个人”、“一切人”;第二,指广大的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人”的主体和核心。关于“人”的理解关于“本”的理解“以人为本”中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一,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第二,发展为人民,发展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解第一,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
7、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第二,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第三,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第四,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指各个方面都发展,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协调:指各方面的发展相互适应,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发展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协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可持续: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
8、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保证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六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