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496273
大小:18.6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03
《员工申请单位不缴纳保险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上午案例:员工主动要求不购买社保,企业如何规避风险? 张某家庭条件较差,2012年入职浙江某高新技术企业,从事生产线普工工作。签订劳动合同时,张某提出,因为家庭条件差,主动放弃缴纳社保,与公司无关。希望公司不扣发个人社保应缴纳部分,并将公司承担部分直接以工资的形式发放。在签订劳动合同后,公司按张某的要求发放工资(含社保部分)。2013年张某离职,要求公司补发社保,如果公司不同意,申请劳动仲裁。经过劳动部门调查,对张某的请求不予支持。请结合本案例分析,员工主动要求不购买社保,企业如何规避风险? 该案例错误
2、,请不要误导,正确的仲裁是单位补缴社保,此为单位必须执行的义务,至于发给员工的钱,单位可以追讨,讨不会来也没办法。该案例在一定条件下适用,即员工真的不愿缴纳,也不会去仲裁,但公司有工伤风险。当员工反悔去仲裁,公司只能补缴,原先做的只能说明是员工当时不愿缴,不受法律保护,不罚你罢了在实际工作中,缴交社保是企业一笔不小的负担,特别是效益不是很好的小企业。所以虽然法律规定凡签订劳动合同的必须缴交社保,但在现实中不少企业都在想方设法,变换各种理由能不交的就不交,能少交的就少交。其实,民不告官不究,真要是有员工告了的话,不管
3、哪种理由(诸如以上恒子学友谈到的那4种证据),在法律上都是不行的,那都是要败诉的,必须补缴。作为我们做人力资源的,一定要跟老板讲清楚法律的要求(为员工缴交社保是企业应尽的义务),企业的风险(不管以什么理由不缴交,只要有员工告了,都是败诉),如果老板坚持要能不交的就不交,能少交的就少交(少交主要是指不按本人工资的基数缴交)的话,那我们作为做人力资源的,应该象以上恒子学友说的那样准备好一些材料,万一要去仲裁,至少也有说辞,老板也怪罪不到我们。以上恒子学友说的那四点都不错,有些单位还补上:1、员工参加农保或居民保的证明材
4、料;2、员工在外地(主要是本人户籍地)参加社会保险的证明材料(有这样的案例:员工在外省市原单位一直在缴交社保,不愿转到新单位,所以新单位没有给他缴交社保,这都不行,也要缴交)。就是这些材料有些地方也不好弄。如果员工愿意弄来这些材料,一般来说他(她)就不会去告企业。总之,社保这一块不好弄,全部上,企业的负担确实很重;不上,企业的风险也确实很大。这是我在实际的工作中总结的观点,请学友们批评指正!还有不少单位在试用期上做文章,试用期不给员工交社保。其实,这都是不行的,法律上肯定是不行的。但在现实中有不少单位按以下的方法做
5、,虽然有法律风险,但一般也不会出什么问题:1、入职前口头明确告知试用期不上社保(千万不要给他们文字资料);2、在15号以后入职的,当月不上社保,不可能你入职几天,就给你上一个月的社保。谈谈我的浅见:1、在征得总经理的许可并支持下,花10天左右时间先了解、熟悉情况。1.1组织运行架构(包括部门领导、重要人物的名单),并梳理重要关系网;1.2全员名单,整理出各种人员比例;1.3原有各项规章制度(成文的要拿到文字资料,不成文的要整理好文字资料),侧重在人力资源方面:包括招聘、入职、离职程序和规定,劳动纪律,薪酬制度,员工
6、培训、绩效考核等;2、在熟悉公司的基本情况后,在原有的制度或惯例的基础上,分轻重缓急地整理或补充人力资源方面的各项制度和工作流程,再弄一本《制度汇编》。3、虚心地与有关部门领导沟通,先肯定以前的好的做法,再指出其不足,取得大多中层的认可。4、集中时间跟总经理汇报。必须先肯定以前很多好的做法,在得到大多中层的支持和帮助下,我整理了一份材料呈总经理审核。个人意见,供参考!【今日案例】如此诉求未签合同双倍工资,能否得到支持?2012年3月初,某公司录用了一名行政经理赖某,入职时公司与赖某签订劳动合同时(合同期限为3年,试
7、用期为3个月),赖某表示需要将合同文本带回去仔细阅读后再签字,公司对此予以同意,同年5月20日,公司经考核认为赖某在试用期内的表现不佳,其工作能力未达到公司对该岗位的要求,向赖某提出协商解除劳动合同,赖某表示同意。于是双方签订了一份协商解除劳动关系协议,并给予额外1个月工资作为补偿,协议生效后双方不存在任何劳动争议。赖某离职后不久却申请了仲裁,称公司未与其签订过书面劳动合同,要求公司支付其在职期间未签合同的双倍工资。接到仲裁委的通知,公司方才发现赖某一直未归还劳动合同文本。那么,双方签订的协商解除协议是否有效?公司
8、是否需要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请给予分析解答。今日案例解析:在试用期内,劳动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随时单方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此种解除无需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在本案中,双方系协商解除,只要协商解除的任何一方未受到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的,则该协商解除即合法有效,因此,在本案中双方签订的协商解除协议是有效的。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未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