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教学方式

改变教学方式

ID:40486173

大小:1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03

改变教学方式_第1页
改变教学方式_第2页
改变教学方式_第3页
资源描述:

《改变教学方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这是发表在《小学数学教师》2005年第6期中“圆的认识”的一个教学片段。文中的教学流程以及教师的角色定位让我体会到了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方向。教学片段: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圆形纸片,自由地折一折,看看有什么发现。生1:我把圆片对折了一下,发现了一条折痕,这条折痕把圆片平均分成了两个半圆。师:同意吗?(学生都点头表示同意。这时有一位学生站了起来。)生2:我不光发现了这条折痕可以把圆片分成两等份,而且我还发现它是圆片中最长的一条折痕。师:是这样的吗?你们

2、认为呢?(大多数同学面露疑惑,只有几人表示赞同。)师:你们想不想通过自己动手来弄清楚这个问题?生:想!(学生分小组,边折,边量,边讨论。)师:你们是否同意他(生2)的发现?(在部分学生表示赞同,但有一个学习小组意见不一致,他们推选一名学生做代表。)生3:经过我们小组研究,我们不完全同意他(生2)的意见。我们按照不同的方式折圆,通过测量比较,确实也发现了对折后得的折痕是圆片中最长的折痕,但同时我们还发现它不止一条,而是有很多条跟它一样也是最长的。生:对!对!我也发现了!(许多学生兴奋地附议着)生43:我还有

3、补充。这些长度一样的折痕,方向不一样,是四面八方的,而且它们都交于一点。(这一发现也马上得到其他同学的认同。)师:同学们手中的圆片大小不一,可折出来的这些最长的折痕线段,却都交于一点,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面面相觑。这时又有一位学生站了起来。)生5:我猜这个交点可能是圆的中心点。师:为什么呢?生5:……(插头,沉默了一会儿)老师,能让我用尺子量一量吗?师:当然可以!你们想不想量一量,验证一下他的猜想呢?生:想!(学生或独立探索,或合作交流,忙得不亦乐乎。)生5:通过动手测量,我发现这个交点就是圆的中心点。

4、因为由它到圆边上的距离处处相等。师:是这样的吗?(学生都表示发现了同样的现象)生6:除此以外,我还发现圆的这个中心点把每条最长的折痕线段都平均分成了两条长度相等的短线段,而且所有的这些短线段都一样长。(这一发现也立即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赞同。) ……评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个教学片段的整个过程,教师的角色定位颇能体现了新课程的这一理念。首先,教师改变了传统的“老师牵着学生走”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总是选择适当的时机和方式“介入”,当生2“我不光发现了这

5、条折痕可以把圆片分成两等份而且我还发现它是圆片中最长的一条折痕”时,教师适时“介入” :“是这样的吗?你们认为呢?”在大多数学生面露疑惑之后“3你们想不想通过动手来弄清楚这个问题?”将问题“妙传”给了学生,由学生自主地经历解决问题的探寻过程,品味着探索着“痛并快乐着”的感觉,丰富了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情感体验。当有一名学生发现直径“都相交于一点”这一现象时,教师并没有急于作出评价,而是以此为契机,作了一个漂亮的“助功”——“同学们手中的圆片大小不一,可折出来的最长的折痕线段却都相交于一点,这是为什么呢?”这

6、样由个别推及一般,由现象质疑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将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向纵深发展,它不仅仅成功地解决了一个知识的问题,同时潜移默化且有效地培养着学生学习的方法、习惯与能力,使“小组合作”不是教师个人意愿,而是学生的自主需求。整个过程,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没有要求或暗示学生用什么方式去解决问题,而是满足学生的自主需要,学生俨然成为学习活动真正的“主角”:自主地发现、质疑、探究、释疑,自主地猜想、验证。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