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457263
大小:1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3
《第二节 电功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公开课教案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行唐县实验中学朱晓红教学目的: 1.记住安全电压的数值。 2.知道触电的原因和触电的几种形式。3.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影响电流的因素,电压和电阻对安全用电的影响。教学方法:学生调查资料并相互交流,学生自主探究,实验法,多媒体演示教学能力和目标培养:使学生具有安全用电的意识。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教师通过实例,讲述随着科学的发展,随着家用电器的普及,现代生活中已离不开电。接着用幻灯机打出几张电的利用的幻灯片:如夜晚的教室里灯光明亮,同学
2、们在灯下读书;节日的天安门城楼,被灯光点缀得格外辉煌;大型电网等,用来激发同学们的情绪。 教师再将话锋转到接连不断发生的触电事故,给国家、给个人都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但是触电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如果我们掌握了安全用电的原则,并严格按照用电的要求去做,我们就可以驯服电,让它做我们的好朋友,为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服务。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安全用电呢?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讨论的。 2.进行新课 (1)问:你们知道触电是怎么回事吗? 引导学生看课本上的第一个问和答。然后教师指
3、出因为人体是导体,人体触及带电体时,有电流通过人体。这就是触电。电流对人体的危险性跟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等因素有关。 (2)问:人触电一定会死亡吗?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是什么?安全电压值是多少? 引导学生看课本上的第二个问和答。然后让学生讨论下列问题:①根据欧姆定律知道,导体中的电流大小跟什么有关?②用两手分别触摸一节干电池的正负极,为什么没有发生触电事故?③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决定于什么?④安全电压值是多少? 教师小结:①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决定于外加电压和人体的电阻;②安全电压:只有不高于36
4、伏的电压才是安全的;③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伏,动力电路的电压是380伏。④触电事故是由于过大的电流通过人体而引起的,且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通电的时间越长,越危险。 (3)问: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是怎样发生的?(低压触电的两种形式) 引导学生看课本的第三个问和答。明确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跟火线连通造成的。 再引导学生观察课本图10—10,并请学生指出图甲和图乙中电流的回路,然后教师指出触电的两种形式: 单线触电(图甲):站在地上的人触到火线,则电流由火线进入人体到地,经地线形
5、成回路,造成触电事故。跳转《电子课文》 双线触电(图乙):站在绝缘体上的人若同时触到两根电线时,电流将由火线进入人体到另一根线(零线)而形成回路,造成触电事故。 指出:为了安全用电,绝对不要接触没有绝缘皮的火线以及跟火线连通的导体。 (4)家庭电路安全用电的常识 引导学生看课本的第四、第五个问和答。然后问:生活用电中要特别警惕什么? 学生答:要特别警惕本来是绝缘的物体导了电,本来是不该带电的物体带了电。 教师用幻灯片打出课本上的图10—11的4个图(或出示挂图),指图提问。如用幻灯片打出甲图
6、,教师指图提问:这是什么现象?生活中还有哪些这类现象?应当怎样防止?由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小结:①注意防止绝缘部分破损。②保持绝缘部分干燥,不用湿手扳开关,不在电线上晾衣服。③有人触电,要先切断电源,或者用干木棍等绝缘体拨开电线。④架设电视天线时,注意不要触及电线。 (5)家用电器的安全用电 请一位同学读课本第六个问,请另一位同学读第六个问的答,请第三位同学回答。学习了第六个问和答,你知道了什么?(为了安全用电,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外壳一定要接地)。请同学们回到家里检查哪些用电器有金属外壳,
7、把没有接地的,想办法接地。 继续请一位同学读第七个问,另一位读第七个问的答。然后引导学生看课本上的图10—12。最后教师指出:在高大建筑物上,室外天线一定要装避雷装置。 (6)高压触电的两种形式 用幻灯打出课本上的图10—13,问学生有没有见过这个标志?让学生记住这个标志,然后讲述第八个问和答,使学生知道高压危险。 让学生看课本的第九个问和答。出示课本上图10—14的挂图,讲解高压触电的两种形式: 高压电弧触电:当人体靠近高压带电体到一定距离时,高压带电体和人体之间会发生放电现象。这时有电流通
8、过人体,造成高压电弧触电。 跨步电压触电:高压输电线落在地面上,地面上与电线断头距离不同的各点存在着电压,当人走近断头时,两脚位于离断头远近不同的位置上,因而两脚之间有了电压(跨步电压)。这时电流通过人体,造成跨步电压触电。 强调指出:为了安全用电,不要靠近高压带电体。 (7)触电的急救 引导学生看课本第十个问和答。知道生活中人触电、发生火灾的一些急救方法。 3.小结(师生共同小结) (l)安全电压值。 (2)触电的原因及触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