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446865
大小:3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2
《第十二章第三节 机械效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八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三节机械效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2、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参与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验中培养合作精神,养成实事求是、尊重实验结果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1、机械效率的理解;2、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学难点: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及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法、讨论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用时: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老师家装修房子,需要将沙子运
2、到三楼。有如图示设计方案,哪种方法最好,让我们在学习中一起寻求答案。观察屏幕上的三种搬运方案。从生活走向物理,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推进新课1、引导学生计算图中三种方案在使用过程中对哪些物体做功,做了多少功。2、把学生的计算结果用板书的方式呈现,以便进一步分析。3、设置问题:上面所做的功当中,哪些是我们想要的,对我们有用的?通过学生回答引出有用功的概念,并进一步说明有用功是不用任何机械而直接用手提升物体所做的功。W有=GH。4、设置问题:上面所做的功当中,哪些是我们不想做但又不得不做的
3、功?从而引出额外功的概念,并进一步分析额外功的产生是因为克服摩擦和机械的自重所做的功。用W额外表示;5、讲解:总功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的和。即W总=W有用+W额外是机械的拉力所做的功,W总=FS。6、设置问题:通过以上学习和计算结果,你认为选择哪种搬运方式更好,说明理由。1、比较三种方案的不同之处,计算出每一种方案对不同物体所做的功。2、学生分析、讨论计算的结果,回答教师的问题。3、体会有用功、额外功、总功三者的关系。5、分析、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1、通过计算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巩固。2、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更好的
4、理解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概念以便进一步理解机械效率。3、从物理走向生活,运用所学的知识为生活和生产服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推进新课7、归纳总结每一种机械在做功过程中,有用功所占的比值不同,为了区分这一特点,引入机械效率这个物理量8、机械效率教学机械效率的公式机械效率的表示方法即用百分数表示;机械效率的大小,总小于1;η的写法和读法。机械效率计算的应用。例题讲解:了解一些常见机械的机械效率。起重机40—50%;滑轮组:50—70%;抽水机:60—80%;9、分析滑轮组在工作时的有用功和额外功,分析比较两个不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高低。(课
5、件辅助教学)10、引导学生以滑轮组为例分析如何提高机械效率。减小摩擦。减轻机械的自重。增加物重。6、随着教师的引导,学习机械效率这个物理量的概念、意义、计算方法。7、练习计算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并理解把机械效率的高低作为选择机械的一种标准。8学生小组分析并讲解例题。其它小组点评并作出评价。9、了解生活中常见机械的机械效率,从而体会机械效率的含义。10、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11、通过分析总结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4、用逐步深入的方法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学习。5、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6、体验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7、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
6、力。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学生自主探究1、提出探究的问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引导学生分析利用斜面工作的过程中,哪些是有用功;哪些是额外功;哪些是总功。以及它们的计算方式。3、要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需要哪些测量仪器。设计实验方案及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让学生分组探究完成。4、展示学生的设计结果,加以评价、完善。5、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控制变量法。6、总结、评价实验方案。1、设计实验方案。2、设计表格记录实验数据。3、展示本组的实验设计方案。4、注意控制变量。5、展示小组设计的方案。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以及设计简单
7、实验计划和方案的能力。并养成尊重实验结果的科学态度。通过对实验探究的设计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堂小结多媒体演示本节教学的主要内容。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加深巩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业布置课后练习:1、2题。记录并完成作业板书设计:第三节:机械效率一、有用功:达到目的,必须做的功。W有=Gh(克服重力做功)额外功:为了达到目的,不想做又不得不做的功。W额总功:有用功与总功的总和。二、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机械效率=有用功/总功没有单位,总小于1.三、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1、物体的重
8、力2、动滑轮的重力3、绳重及摩擦等课后反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