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446205
大小:648.5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2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变阻器学案和课后作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四节变阻器学案姓名1.课前复习(限时60s)(1)长度、横截面积相同时,“铜丝”电阻小于“铁丝”,说明电阻与导体的有关。(2)横截面积相同的铜丝,长度越长电阻会越,说明电阻与导体的有关。(3)长度相同的铜丝,横截面积越大,电阻会越,电阻与导体的有关。2.观察滑动变阻器,认识它的结构。变阻器有个接线柱,是连接上下接线柱的唯一路劲。变阻器的符号是或。(思考有什么不同)3.【实验1】:分别将滑动变阻器与小灯泡串联和并联,看哪种接法能改变灯泡的亮度结论是:变阻器与灯泡联时才能改变灯的亮度。原因:串联电路各处电流一定会。4.【实验2】探究以下的问题:(
2、1)用铅笔画导线,连出变阻器6种连接方式(限时2min)。(2)观察实验现象,探究出可行的正确接法,填写好下表:接法电阻能否改变连接的下接线处是怎样移动滑片能减小电阻图1接A、D图2接A、C图3接B、C图4接B、D图5接A、B图6接C、D(3)通过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a.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地串联接入电路,不能“”或“”。b.连接滑动变阻器、两个接线柱时,灯泡会很暗,变阻器不能调节,相当于一个较大的。c.连接滑动变阻器、两个接线柱时,灯泡会很亮,变阻器不能调节、电阻很小、几乎为零,相当于。d.滑动变阻器原理是靠改变导电电阻丝的(横截面积、
3、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大小。判断时要看(上、下)接线柱的位置。滑片移近下接线柱时,导电电阻变(大、小),远离下接触时,电阻变。e.电流太大时,灯丝会烧断,想保护灯泡,就要闭合开关时灯泡的电流是最小值,所以闭合开关前将滑片放到什么位置上?(提示:答滑片离下接线柱最远处还是最近处)*5、观察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上面标的“20Ω2A”的物理意义分别是:变阻器的电阻大小可以在到之间变化,另外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的为2A。例题1.如图1,将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要求滑片向右移动时,灯泡变亮,电压表测量灯泡电压。(电压表用3V档)图1例题2.根据实物图图2,画出电
4、路图。图2例题3.下图是变阻器的简化图,根据接线柱位置回答问题。这时连接、两个接线柱,下接线柱是,滑片向右移电阻变,灯泡变。课堂练习1.根据连线方式,找出下接线柱的位置,并判断电阻的变化。这是连接、两个接线柱,下接线柱是,滑片向右移电阻变,灯泡变。这是连接、两个接线柱,下接线柱是,滑片向右移电阻变,灯泡变。这是连接、两个接线柱,下接线柱是,滑片向右移电阻变,灯泡变。这是连接、两个接线柱,移动滑片(能、不能)调节灯泡亮度。这时,变阻器相当于(一条导线、一个定值电阻)2.将图6—45所示的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要求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增大
5、,则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下接线柱应是(A、B)3、当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图6-24中的哪一种连接方法可使变阻器连入电路部分的电阻增大?()4.如图所示,向同一方向移动滑片,电阻的变化效果相同的是()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甲和乙5、按要求连接电路:能利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灯泡的亮度,且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灯会变亮,电压表测量灯泡电压。在图中画出电路的连接方法,并在右边的方框中画出对应的电路图。(电压表用3V档)提示:电压表最后才并上去课后练习6、如果一个同学利用上述器材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怎么样移动滑片P,
6、都不能改变灯的亮度,且灯泡很暗,你觉得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7、如右图中所示,要想把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并且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灯变亮,应该接哪二个接线柱。8.由于一个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不够大,某同学将两个相同的滑动变阻器串联起来使用,如图,如果把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中,要使两个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滑片P1、P2的位置是()A.P1在最右端,P2在最左端 B.P1在最左端,P2在最右端C.P1在最左端,P2在最左端 D.P1在最右端,P2在最右端课后反思a.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地串联接入电路,
7、不能“同上”或“同下”。b.滑动变阻器、两个接线柱之间灯泡很暗,变阻器不能调节,相当于一个较大的。c.滑动变阻器、两个接线柱之间灯泡很亮,变阻器不能调节、电阻很小、几乎为零,相当于。d.滑动变阻器原理是靠改变导电电阻丝的(横截面积、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大小。判断时要看(上、下)接线柱的位置。滑片移近下接线柱时,导电电阻变(大、小),远离下接触时,电阻变。e.如果想保护灯泡,就要闭合开关时灯泡的电流是最小值,所以闭合开关前将滑片放到什么位置上?(提示:答滑片离系下接线柱最远处还是最近处)f.变阻器的符号是,表示下接线柱在(左、右)边。表示下接线柱在
8、(左、右)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