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439394
大小:22.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8-02
《第十一章第一节 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课题第十一章第一节功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力学中做功的含义。能说出做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并能判断出力是否对物体做功。2.明确计算功的大小的表达式,以及表达式中每个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和单位。3.能应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生活中的例子,理解做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判断出力是否对物体做功。2.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功的含义,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激发求知欲,培养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兴趣。2.通过合作性的探究,展示性交流
2、,增强自信,树立自尊、学会合作的意识,追求学生和谐发展。教学重点明确力学中功的含义。教学难点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与合作研学相结合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情景:两名学生分别推讲桌提问:这两个同学对桌子施力了吗?如果施力,这个力有成效吗?教师:物理学中的“功”吸收了其中“成效”的意思,但它又有特殊的含义,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力学的“功”。二.新课教学(一).出示学习目标:1.知道力学中功的含义,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并能判断出力是否对物体做功。2.掌握功的计算公式W=FS及各个物理量的单位。3.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二).自主学习:自主阅读教材62页完成下列问题如果________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_______移动了一段_____,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三).合作研学1课件展示:分析下列情境中,所用的力是否对物体做了功?1.叉车举起重物2.小车在推力的作用下向前运动一段距离3.小车在拉力的作用下向前运动4.物体在绳子拉力的作用下升高引导学生总结出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四).合作研学2课件展示:分析下列情境中,所用的力是否对物体做了功?1.搬而未起2.踢出去的足球3.
4、提着滑板在水平路面上前进引导学生总结力学中不做功的三种情况:1.有力而没有距离,不做功;(劳而无功)2.有距离而没有力,不做功;(不劳无功)3.有力,也有距离,但力与距离垂直。(垂直无功)教师引导:通过以上的学习,知道了做功不能离开两个必要因素,缺一不可,又知道有三种情况下不做功,那么我们猜想一下,力学中的功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说出你猜想的依据。(五).自学指导21、功等于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的乘积。2、物理学中用____表示功,___表示力,___表示沿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3、功的表
5、达式为:__________。4、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___,距离的单位是_____,则功的单位是_____,它有个专门的名称叫做______,简称____。5、1焦=1牛·米(1J=1N·m)(六).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本例题,例:质量为50kg的雪橇上装载了350kg的原木,一匹马拉着雪橇沿着平直的路面匀速前行,将原木运到了3000m外的货场。如果雪橇行进中受到摩擦力是800N,求:(1)马的水平拉力做了多少功?(2)重力做的功是多少?引导学生分析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哪个力做了功?重力是否做功?为什么?三.课堂小结通
6、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四.当堂检测1.山东姑娘唐功红,在奥运会中获得一枚举重金牌,她的举重过程分为两个过程:第一阶段,她抓起杠铃把它举过了头顶;第二阶段,她举着杠铃在空中稳稳停了3s。则她在第一阶段______,在第二阶段______。(填“做功”或“不做功”)2.放学后,某同学背着重40N的书包沿水平路面走了200m,又登上大约10m高的四楼才回到家。则他在回家的过程中对书包做的功约为()A.0JB.400JC.2000JD.2400J3.重力为10N的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了15m,则重力对它做功为( )A.150J
7、 B.15J C.0J D.无法计算4.体育课上,小丽用400N的力把重为30N的铅球掷出10m远,则这位同学对铅球做功为( )A.4000J B.300J C.4300J D.无法计算5、马拉着质量是2000kg的车在水平路上前进4m,马的水平拉力做了3000J的功,马的水平拉力是多大?板书设计第十一章第一节功1.功的定义: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3.功的计算:W=FS4.单位:W──功──焦耳(J)F──力──牛顿(N)S──距离──米(m)1焦=1牛·米(
8、1J=1N·m)教学反思功的概念比较抽象,历史对功定义的建立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时间,本节课通过生活现象使学生对力的成效有一个初步认识,进而引入功的概念。在课堂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总结了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从而给出功的定义式,通过适当的练习,分析学生的易错点并进行规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