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434012
大小:220.8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8-02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学设计深圳中学郭小玲【课题】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学时间】45分钟【教学对象】初中二年级学生【教材】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材的第十章第3节内容。第十章“浮力”是前三章“力”“运动和力”“压强”内容的延伸。教材对本章内容的安排,是按照“浮力的概念”“浮力的大小——阿基米德原理”以及“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的顺序展开的。本节课是在学习了阿基米德原理、认识了浮力的产生原因的基础上
2、,从知识应用的角度来学习物体浮沉条件及应用。所以,本节知识的综合性较强,不仅涉及到浮力的相关知识,还要综合应用力学的基本概念、物体的受力分析、力与运动的关系等知识来综合分析物理问题。学习本节内容,将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浮力知识体系、掌握分析物体运动过程的思维方法。2.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并能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生活、生产中的一些现象。3.教材内容安排教材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这一节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1)从受力分析和密度的角度,分别探讨物体的浮沉条件;(2)通过了解
3、轮船、潜水艇的浮沉原理,学习“浮力的应用”,体会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4.教材的特点第一,强调学生对已学的力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从而达到解决物理问题的目的。无论是探讨“物体浮沉条件”的过程中,还是在讨论轮船、潜水艇等“浮力的应用”的过程中,教材设置了一些问题情境,并提出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应用知识分析问题情境(例如,要求学生画出教材图中物体所处三种状态下的受力示意图;要求学生分析钢铁密度比水大、要怎样用密度大的钢铁制成轮船漂浮在水面上)。第二,强调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教材通过“用盐水挑
4、选种子”“盐水浮鸡蛋”“木船”“能承受中午的橡皮泥船”等具体的生活实例,来配合知识的学习,关注学生体验性学习活动。【学生情况分析】1.学生的兴趣对自然、生活现象的因果认知感兴趣,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对物理实验操作感兴趣。2.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1)学生已经学习了浮力的基本概念,知道浮力的产生原因和浮力的方向;(2)学生已经学习了重力、弹力等几种常见的力,掌握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能力;(3)学生对力与运动的关系有基本的理解与认识,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当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时,物体保持静
5、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3.学生可能存在的前概念根据对学生学习浮力前两节内容的学习情况的分析以及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发现学生对本节课内容可能存在的前概念主要包括:(1)只要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物体就会上浮;(2)只要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物体就会下沉(或者只要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物体就会上浮),容易忽略能够从液体密度和物体密度这一角度判断物体的浮沉情况的前提条件是“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3)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向上运动就是物体在上浮,物体在向下运动就说明物体在下沉。【对教材的处理】
6、教材对“物体浮沉条件”的规律推导比较简单,只涉及到物体平衡态的描述,没有涉及物体从“浸没在液体中”的平衡态到“上浮”这样的非平衡态、再到“悬浮”平衡态的完整物理图像的描述。教材对“应用液体密度和物体密度这一角度来判断物体的浮沉情况”这一内容,没有明确强调其使用的前提条件(物体能够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也没有明确指出是“物体的平均密度”。基于对任教学生基本学情的分析,笔者认为,如果仅仅按照教材对“物体浮沉条件”的内容安排完成课堂教学,这样不利于学生建立较系统的分析物理情景的能力,也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
7、需求。所以,基于教材内容和学生学情的分析,笔者对对教材和教学内容进行了如下的处理:(1)设置实验条件,让学生动手实验,将理论分析与实验检验相配合,构建抽象的一般性物理概念与具体的实验现象之间的桥梁;(2)设置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分析“物体受力情况——运动形式——运动结果”的完整运动过程,帮助学生建立较完整的物理图像;(3)设置铁球漂浮、如何使蜡沉到水底等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力学知识解决问题,并让学生通过实验检验问题解决方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描述物体
8、的浮沉条件;(2)了解浮沉条件的实际应用,知道轮船、潜水艇的简单原理。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和思考,掌握分析物体运动过程的思维方法;(2)能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相关现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轮船和潜水艇的原理,体会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紧密联系。【教学重点】能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和力与运动的关系描述物体的浮沉条件,并能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教学难点】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相关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策略设计】1.教学组织形式本节课的主要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