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395749
大小:8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8-01
《课题一 空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科目:化学课时:第一课时提供者:陈学东(甘肃省酒泉市第一中学)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这节课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大家在小学自然课中对空气和氧气的知识已经有过认识,更重要的是因为它们在自然界分布极广,是自然界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条件,是化工生产的廉价资源,它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是人类须臾不可离开的天然物质;还因为氧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元素,它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化和形成氧化物或含氧化合物。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
2、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1.知识与技能:(1)成分的探究实验(2)的主要成分和组成(3)物和混合物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通过白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培养学生用实验的方法对科学问题进行探究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我所带的学生为年级较优秀的班级,学生反应好,基础较扎实,参与学习的能力较强,故课程应该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以利于学生更好的发展。四、教学资源分析本课题主要研究空气的成分及空气污染的有关知识。小学自然
3、课中学过有关空气的知识,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从熟悉的事物入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把“空气”作为较系统地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开始,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化学殿堂。本课题有三部分内容,即“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教材首先讲述了拉瓦锡发现了空气成分的故事,然后采取活动与探究的方式来研究空气的成分。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重点放在对现象的分析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对第二部分,教材提供了丰富的图片来介绍几种气体的用途。第三部分则提供了颇有趣味性的漫画来介绍大气污染,
4、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课题应采用实验导学、组织讨论、指导阅读等方式进行教学。1.演示“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在实验中不断向学生提问,设置悬念让学生思考或提出假设。例如:①盛放红磷的集气瓶内,除了水(水的作用:因为P2O5易溶于水,可以使实验现象更接近理论值),还有什么?(必须把集气瓶内的空气先五等分,作好标记)②将红磷点燃后放到集气瓶里,见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特别注意烟、雾的区别)③猜想把止水夹打开后会有什么现象?为什么?④若剩余气体是氮气,且氮气
5、是“不能维持生命”的气体,同学们可以用什么假设来说明呢(可以在剩余气体中放一只飞虫,飞虫不久会死亡)?追问:上述实验不仅知道N2不能维持生命,还可以知道N2的什么性质(难溶于水)?⑤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可以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吗?⑥学生课前已做过预习,想一想教师今天做的这个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是受谁的启发而做的呢(具体研究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2.在实验基础上,归纳小结空气的成分,介绍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概念,介绍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3.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基
6、础上帮助学生形成物理性质的概念。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猜谜语:“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没味道,你的身边常围绕……”。该谜语的谜底是什么?(展示一只空烧杯)烧杯中有什么?今天,我们一起进一步认识空气。头脑风暴:你对空气知道多少?请同学们尽可能多地提出有关空气的问题。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①为什么空气看不见而又摸不着?②怎么证明空气确实存在?③空气由什么物质组成?④空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还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⑤如果空气是有多种物质组成的,那么这些物质是什么?其含量是多少?⑥为什么风景区的
7、空气比较清新,而一些大城市特别是一些大工业城市的空气质量比较差?⑦为什么有的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在学生描述提出的问题时,及时对不规范的语言加以更正)学生思考并回答学生讨论,交流,再描述提出的问题 以有关空气的故事或有关空气的趣味实验导入,迅速拉近学生与化学的距离,产生对化学的亲近感。 以头脑风暴的探索形式,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引导: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究空气的成分。主要解决你们提出的下列问题:②怎么证明空气确实存在?③空气由什么物质组成?④空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还
8、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⑤如果空气是有多种物质组成的,那么这些物质是什么?又分别有多少?是什么?又分别有多少?【实验探究1】想一想,根据你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还有哪些办法能证明空气确实存在?请同学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设计方案:提供学生水槽(装有大半槽水)、小烧杯、一杯饮料(配吸管)及其他仪器若干,引导学生设计方案,并进行交流,比较各种方案的优缺点,再确定比较好的方案进行实验。学生一般能提出的简易方案可能有上图所示的几种。实验验证:指导学生完成实验。获取结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