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与代数内容分析与建议.doc

数与代数内容分析与建议.doc

ID:40394297

大小:2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1

数与代数内容分析与建议.doc_第1页
数与代数内容分析与建议.doc_第2页
数与代数内容分析与建议.doc_第3页
数与代数内容分析与建议.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数与代数内容分析与建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选择题1.小学数与代数内容第一学段包括哪些内容?(ABCF)A.数的认识B.数的运算C.常见的量D.式与方程E.正比例反比例F.探索规律2.数与代数内容的教学应抓住哪几条重要的主线?(ABCD)A.数概念的建立B.运算的理解和掌握C.问题解决与数量关系D.代数的初步3.《标准》对整数的认识在第一学段设4条内容,下面哪几条是第一学段的内容?(ABDE)A.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B.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C.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万以上的数,了解十进制计

2、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D.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E.理解符号<,=,>的含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F.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4.分数和小数的联系是(ACD)A.部分和整体的关系B.具体的量C.分数起源于分D.小数是十进分数5.“数的运算”教学中的核心概念是(C)A.数位B.计数单位C.运算律6.学习估算有(ABCD)价值。(多选)A.有利于人们事先把握运算结果的范围,是发展学生数感的重要方面。B.为判断计算器、口算和笔算结果是否合理提供了依据。C.在具体情境中估算,有利于学生提高判断、选择的能力。D.估算有利于培养学生

3、做事的计划性。7.标准中常见的量基本在第一学段出现,《标准》有关常见的量的规定包括哪些方面?(ABCDE)A.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B.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C.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D.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E.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8.保罗用$5去购买牛奶、面包和鸡蛋。当他到达商店时,发现这三种食品的价格如下图所示:(A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使用估算比精确计算有意义?A.当保罗试图确认是否够用时;B.当销售员将每种食品的价钱输入收

4、银机时;C.当保罗被告知应付多少钱时;D.当销售员数保罗所付的费用时。9.史密斯家每星期的用水量是6000升,他家每年的用水量大约是多少升?(C)A.30000B.24000C.300000二、思考题(第2题为必答)2.《标准》以于方程学习的要求是:列举教学中的一个案例,体现了促进学生形成符号意识或模型思想。数学课程标准》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中小学教学的衔接出发,要求小学阶段学生也要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为了让学生联系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说说怎样求出x的值。同时还要学生注意三点:一是规范解方程的书写格式,等式变换时,每个等式的等号要上下对齐;二是利用等式的意

5、义对方程进行检验,只要看左右两边是不是相等;三是联系上面的过程,深刻领会什么是“解方程”。作为教师要知道方程就是一种数学模型,它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相等关系的数学模型。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准确清晰地认识、描述和把握现实世界。五上教材主要安排的了求和、相差关系和倍数关系等一些基本问题,它们是最基本的数量关系,所以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找到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是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列方程解决问题与列算式解决问题相比,在思维方式上是一个飞跃。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解决问题的活动,教学时具体分这样几步:(1)明确条件和问题;(2)分析问题中已知量和未知量的相等关系;(3)

6、把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翻译”成未知数X和已知数之间相等关系的方程。这样的过程就是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小学数学教材在第二学段分两次教学“方程”。六年级上册是第二次接触方程,教学解形如ax±b=c、ax÷b=c、ax±bx=c的方程,列方程解答两、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我们知道,小学生学习方程,是学习一种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进一步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更有价值与长远意义的是体现是建模思想。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要灵活对问题进行“表征”,建立问题表征时,必须引导学生正确、迅速地收集,处理题目中的信息,去除多余的.选择必需的,问题的表征就是建立在对问题理解的基础上,正是由

7、于问题表征具有不同的方式,所以它也以不同方式影响问题解决的难度。经过问题表征之后,下一个重要步骤就是提示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找到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才能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也才能列出相应的方程解答问题。由于学生已经在五(上)学过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所以这里在揭示等量关系之后,他们一般能够比较熟练地应用列方程解决问题的程序,但在写设句时,我们教师要多加指导,必要时,可以像教科书中处理的一样,在设句中写出两个未知量的表示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完成数量关系式到方程式的转换。当学生得到问题答案之后,教师要引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