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耐药机理及其耐药细菌的

细菌耐药机理及其耐药细菌的

ID:40388745

大小:271.82 KB

页数:44页

时间:2019-08-01

细菌耐药机理及其耐药细菌的_第1页
细菌耐药机理及其耐药细菌的_第2页
细菌耐药机理及其耐药细菌的_第3页
细菌耐药机理及其耐药细菌的_第4页
细菌耐药机理及其耐药细菌的_第5页
资源描述:

《细菌耐药机理及其耐药细菌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细菌耐药机理及其耐药细菌的 检测与临床长江大学临床学院检验科艾彪全球面临主要细菌耐药问题•MRS(Methicilln-ResistantStapylococci)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包括MRSA,MRSE等。•VIA(Vancomycin-IntermediateStaphyococcusAurus)万古霉素中介的金葡菌•VRE(Vancomycin-ResitantEnterococci)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ESBL(Extended-SpectrumB-lactamse)超广谱酶(大肠/肺克) • Inducib

2、leAmpc(Ampc基因突变,高产量,50%左右三代头孢耐药)阴沟、产气、聚团等肠杆菌属。• Non-Fementatives(非发酵菌)铜绿、不动、嗜麦芽•PRP(Penicillin-ResistantS、P)青霉素耐药的肺炎球菌。耐药的主要机理产生灭活酶靶位改变低通性屏障作用(膜通透性下降及生物被膜)主动外运细胞缺乏自溶酶,对抗菌药物产生耐受性对各类抗生素的主要耐药机制•抗菌药物                 耐药机制• β-内酰胺类 细胞壁通性降低,与PBPs亲和力与结合力降低,产β-内酰胺酶,自溶•氨基甙

3、类   摄入减少,产钝化酶,核糖体30S亚基改变,EH下降和PH下降,降低氨基甙活性•大环内脂类  核糖体50S亚基改变,局部PH下降可降低活性•四环素类   药物外流加快,细菌体内积蓄减少,核糖体30S亚基改变,产生灭活酶•氯霉素     摄入减少,产生氯霉素乙酰转移酶•林可类      核糖体50S亚基改变•万古霉素    不易产生耐药性•喹诺酮类   细胞外膜OMPF降低,摄入减少,膜传导通道改变胞内积蓄减少等最多见的耐药机制产生灭活酶是最多见的耐药机制,可通过细菌的基因突变引起,最主要是从其他细菌通过转化、转导

4、,结合,异位而获得。主要的灭活酶有二类:ß-内酰胺酶,氨基甙类钝化酶。(一).β-内酰胺酶:主要分类方法有二种:A.分子生物学分类:根据末端氨基酸序列及编码基因位点;B.功能分类:根据酶等电点、水解底物、是否被酶抑剂所抑制及分子结构类别(见表1)表11998年Bush分类ß-内酰胺酶种类      克拉维酸、舒巴坦作用• Group1:头孢菌素酶(诱导酶)不能抑制• Group2a:青霉素酶             能抑制• Group2b:广谱酶              能抑制• Group2b’:超广谱酶    

5、      能抑制•金属酶:                    不能抑制超广谱ß-内酰胺酶(Estended-spectrumß-latamases,ESBLs)ESBLs是质粒介导的,为TEM-1,TEM-2和SHV-1的突变酶,包括TEM-3到TEM-26,SHV-2SHV-6共近30种,与TEM-1,TEM-2和SHV-1相比,仅有1到4个氨基酸的不同,由在分子质粒编码的,质粒分子量大约在23Kbs到100Kbs之间,能够被棒酸所抑制,属于A类酶(分子生物学分类),可以通过结合试验转给敏感菌。1983年,欧洲

6、KnotheH在肺炎克雷转给敏感菌,1983年,欧洲KnotheH在肺炎克雷伯杆菌中发现了这种能灭活三代头孢菌素的SHV-1衍生物,现已在英国引起多次的医院感染爆发流行。产ESBLs菌株的耐药特点广谱酶(TEM-1,TEM-2,SHV-1)主要灭活青霉素和窄谱头孢菌素(一、二代头孢),三代头孢菌素对其稳定,而ESBLs能分解三代头孢(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曲松)以及单环酰胺类的氨曲能,但大多数产ESBLs菌株对复合三代头孢(如舒普深)敏感,几乎所有ESBLs菌株对泰能敏感表2产ESBL菌株的治疗抗菌药物选择

7、碳青霉烯类 首选药物β-内酰胺类有效(必须给予相当高的剂量)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剂复方有效 喹诺酮类如果药敏结果显示敏感则可 氨基糖甙类能有效产ESBL菌株的治疗建议经验治疗可能产ESBLs株导致的感染,必须包括一个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联合应用一个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直到细菌敏感结果知道时。根据临床药敏报告进行推测,对多种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需考虑产ESBL有可能(有共识即若确定为产ESBL菌株,即使普通三代头孢及氨曲南药敏是敏感的也要报耐药)。碳青霉烯类复合三代头孢菌素(但需剂量大一点,注意Ampc基因)。阿米卡星(不同地

8、区可不一致)。几种新的ß-内酰胺酶耐酶抑制剂广谱酶(IRT,IRBLs,18种)水解氨苄西林、羧苄西林,对哌拉西林和头孢类仍敏感 ,克拉维酸、舒巴坦的抑制效果不好,舒巴坦对IRT差,他唑巴坦仍有抑制作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复方仍有活性作用酶抑制剂:1.克拉维酸、舒巴坦、他唑巴坦.2.对TEM型三种均有抑制作用,作用相仿3.对SHV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