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腺囊性增生

子宫内膜腺囊性增生

ID:40388700

大小:1.29 M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8-01

子宫内膜腺囊性增生_第1页
子宫内膜腺囊性增生_第2页
子宫内膜腺囊性增生_第3页
子宫内膜腺囊性增生_第4页
子宫内膜腺囊性增生_第5页
资源描述:

《子宫内膜腺囊性增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子宫内膜腺囊性增生 的超声表现王琼前言子宫内膜腺囊性增生是妇女绝经前常见的内膜病变,大部分为良性病变,但与正常子宫内膜相比发生癌变的机率要高10倍。由于该病的超声影像特征易与子宫内膜癌和滋养层细胞肿瘤相混淆,笔者对20例子内膜腺囊性增生患者的临床表现与超声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子宫内膜腺囊性增生的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一)本组20例患者年龄29-56岁,其中40岁以上者14例。临床症状以月经不规律、经量增多就诊者16例,因子宫肌瘤复诊者2例,绝经后阴道流血者2例,病程1个月~16年不等。妇科查体子宫体积均

2、示增大,宫体大小约在40d~3个月妊娠大小,子宫形态饱满者3例,规则者4例,不规则者13例;所有患者双附件均未发现异常。临床误诊:子宫内膜癌3例,葡萄胎1例,功能性子宫出血1例,15例均为子宫肌瘤合并子宫内膜腺囊性增生。经手术病理证实者13例,先行诊刮后经手术证实者5例,2例经诊刮后确诊。材料与方法(二)采用AlokaSSD-2000、SSD-650B超显像仪,患者充盈膀胱后取仰卧位,对其进行常规扫查,详细记录患者宫体大小,肌层回声情况,内膜厚度及回声,双附件区是否有异常回声,如发现异常则摄片留取资料。结果声像图显示

3、所有患者的宫体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最大者宫体三径之和达34.0cm,宫体形态规则者8例,显示饱满者5例,形态不规则者7例。声像图显示子宫肌层内回声不均并伴有低回声结节者14例,肌层内光点分布均匀者6例。子宫内膜回声除1例无明显增厚,其余19例患者子宫内膜均示有不同程度的增厚,厚者在1.0~3.4cm之间。子宫内膜显示增厚、回声增强并可见数个大小不等的暗区回声者8例,子宫内膜增厚伴有实性低回声结节者2例,子宫内膜单纯增厚、回声增强者9例。讨论临床特点子宫内膜腺囊性增生最常见于41~50岁左右的妇女,即更年期前后,生育年

4、龄也可发生。以月经不规律、大量子宫出血及经期延长为主要症状。妇科检查常显示子宫有不同程度的增大。讨论病因及病理(一)子宫内膜腺囊性增生最常发生于绝经前期,这期间卵巢的功能正处于转变时期,即继续分泌雌激素,却缺少孕酮来起抵消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最常见的子宫内膜反应,就是腺体囊性增殖,所以内源性或外源性激素的持续作用,以及更年期孕酮分泌的停止,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因素。病因及病理(二)腺体囊性增殖的肉眼所见:子宫内膜增厚,约在0.3~1.2cm之间,最厚可达2.0cm,表面光滑或不平呈息肉状。组织学所见:腺体与间质细胞的核分裂

5、活动非常活跃,间质的容量膨胀,并伸展到表层腺体的周围,最常见的形式,是腺体数量虽然不一定增加,但是腺体极度增生而且囊性扩张,产生一种典型的所谓“瑞士乳酪样”腺体。声像图特征与鉴别诊断(一)子宫内膜腺囊性增生的声像图主要表现为子宫内膜不同程度的增厚,回声增强;典型病例可在增厚、增强的子宫内膜处显示出多个大小不等的暗区回声,呈“蜂窝状”;少数病例在内膜周围可见到实行低回声结节。所有病例的子宫体均示不同程度的增大。笔者将子宫内膜腺囊性增生的声像图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子宫内膜增厚增强型;(2)子宫内膜呈“蜂窝”型;(3)

6、子宫内膜增厚增强伴低回声结节型(伴发息肉)。声像图特征与鉴别诊断(二)由于本病的声像图特征极易与子宫内膜癌和滋养层细胞肿瘤相混淆,所以应与上述两种病变鉴别诊断。(1)子宫内膜癌常见于老年妇女,常以绝经后阴道不规则流血和排液为主要症状,声像图显示子宫内膜不规则增厚,但癌组织侵及肌层时,子宫内膜与肌层分界不清,显示出不规则的实性低回声区,CDFI显示子宫内膜癌的血流频谱为舒张期血流丰富,呈低阻特征,子宫内膜厚度〉1cm时,肿瘤RI〈0.45。声像图特征与鉴别诊断(三)而本病的子宫内膜与肌层分界清晰,CDFI扫查无异常血流

7、信号显示。但当癌组织仅局限于宫腔且范围较小时,则须行诊刮确诊。(2)与滋养层细胞肿瘤的鉴别,葡萄胎和恶性葡萄胎均属于滋养层细胞肿瘤,其临床表现除有不规则阴道流血外还有停经史,声像图主要表现为宫腔内呈现大小不等的囊状回声,似“蜂窝”状,故与本病的第二种类型不易区分,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技术则有利于该病的鉴别诊断,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蜂窝状暗区内均为血流回声,呈低速低阻型动脉频谱,并可出现动-静脉瘘。声像图特征与鉴别诊断(四)另外,对于此类病例必须行B-HCG检查以期进行鉴别,必要时可行诊刮。子宫内膜腺囊性增生是在闭经前常见

8、到的病变,大部分是良性的,但与正常子宫内膜相比,发生子宫内膜癌的机会高10倍。闭经后比闭经前的腺体囊性增殖容易发展成腺癌。所以对于本病要有足够的重视,以期做出准确、及时的诊断,便于临床进行正确的治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