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增生560例回顾性分析

子宫内膜增生560例回顾性分析

ID:24632013

大小:6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5

子宫内膜增生560例回顾性分析_第1页
子宫内膜增生560例回顾性分析_第2页
子宫内膜增生560例回顾性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子宫内膜增生560例回顾性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子宫内膜增生560例回顾性分析陈秀俭(河南省滑县人民医院456400)【中图分类号】R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7-0277-02【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复习过去诊断为子宫内膜增生的病例,加强对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的认识。方法观察560例刮宫标木HE切片中的有关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根据新标准找出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结果共发现55例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其中子宫内膜单纯增生449例,发现上皮内瘤变14例,伴有不典型增生20例中有2例上皮瘤变,57例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中9例上皮内瘤变,34例复杂性增生伴不典型增生30例上皮

2、内瘤变。结论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是肿瘤性增生,通过对其进一步认识,明确其诊断要点和方法,对今后的诊断及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关键词】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是妇科常见病变,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有必要对子宫内膜上皮内病变加强认识,以增加对预防疾病的目的。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复查我院2005-2010年病理存档切片,共做宫内物检查2549例,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560例。1.2应用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标准,对560例病例进行重新评估诊断,共发现符合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55例。其中原诊断子宫内膜单纯增生中发现14例(14/

3、449),子宫内膜单纯增生伴不典型增生中发现2例(2/20)。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中发现9例(9/57),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伴不典型增生中发现30例(30/34)。1.3判断标准:(1)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的基木标准是腺体拥挤,增生腺体分布的区域大于间质分布的区域。(2)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的细胞形态可见于同时存在的良性子宫内膜腺体清楚地区分开来,它常发生于良性子宫内膜增生的背境中,但两者在形态上并无过度,也无移行,而是陡然分界,表现为细胞核圆,出现较明显的核仁,核染色质粗颗粒状分布不均等。(3)病变范围的直径应大于1mm。(4)区别于某些形态上类似子宫内

4、膜上皮内瘤变的良性子宫内膜改变。(5)区别子宫内膜样腺癌。2结果子宫内膜单纯增生中发现14例(14/449),子宫内膜单纯增生伴不典型增生20例中发现2例(2/20),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中发现9例(9/57),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伴不典型增生中30例(30/34)。3讨论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是肿瘤性增生,有其特殊的形态学特点,这种标准是有诊断准确性,重复性好,对子宫内膜癌的发生预测性高的优势[1]。视不同程度给予密切随访,从而提高对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3.1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的意义: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是单纯克隆性增生,是肿瘤性病变与子宫内膜的良性

5、增生是截然不同的增生性病变[2]。临床医生和病理医生应加强对上皮内瘤变的认识。3.2上皮内瘤变的组织学特点,病变呈局灶或多灶性分布,其间可奋正常、萎缩或其它类型增生的子宫内膜腺体。病变区域腺体成分增多,间质比例减少但仍存在。腺体结构异常,细胞的极向紊乱或消失,核增大变圆,不规则,核仁明显,胞质丰富嗜酸性。部分复杂性增生与上皮内瘤变有演化。3.3鉴别诊断(1)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腺体大小不一,但轮廓规则、平滑,腺上皮为规则的假覆层2-4层排列的高立方或柱状细胞,细胞极性不消失,间质细胞成分也增多,与上皮内瘤变容易区别。不易区别处是腺体密集区,要仔细观察

6、细胞核及细胞极性是杏紊乱消失。(2)复杂性增生,病变区域腺体拥挤,可以“背靠背”间质明显减少但仍存在,腺体轮廓不规则,或弯曲呈锯齿状、或形成腺腔内小乳头结构,但上皮排列仍右极性。(3)伴有不典型增生的子宫内膜病变,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和复杂性增生的病灶中均可伴有不典型增生,而i人部分伴冇不典型增生的病例均可诊断为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但是有些病例中只是偶尔见到腺体上皮排列紊乱,没有呈现灶性分布,单个腺体或少数几个腺体呈现的非典型性病灶未奋直径因此不符合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的诊断。参考文献[1]FranczM.Thepremalignantdiseaseof

7、theendometrium:endometri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J].Magyonkol,2008.52(1):35-40.[2]MutterGL,BaakJP,CrumCP,etal.Endometrialprecancerdiagnosisbyhistopathology,clonalanalysis,andcomputerizedmorphometry[J].JPathol,2000,190(4):462-46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