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388029
大小:5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01
《课程背景下小学生数学自主性学习模式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程背景下小学生数学自主性学习模式探究昌邑市北孟镇北孟一中于钦花创新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要:新的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标志着学生的学习方法由原来的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和"快节奏、大容量"的"题海式"训练转变为自主学习。为达到这一目标,本文从创新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入手,在创设情境、创造条件、指导有效学法三方面进行创新,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从而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新一代。关键词:创新 教学方法 引导 自主学习数学教学中的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
2、学习过程是建构在自已认知结构的过程。数学教学就是为学生建构新的数学认知结构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充分自由的、主动积极的创造劳动获得数学知识,形成良好的数学素质。新的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这一新理念的提出否定了原来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和"快节奏、大容量"的"题海式"训练。那么,如何创新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呢?我认为:根据教材特点,采取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策略,是实现以生为本的自主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创设情
3、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创设情境是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做好这一环节关系到能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系到整节课的学习效果。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得好:"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进行创设情境。创设情境的种类很多,方式也多样,有利用一些新旧知识之间矛盾而创设的问题情境;有利用学生好胜心强而创设的竞赛情境等等。创设方式有故事情境、游戏情境、生活情境等。在创设情境时离不开一个原则,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
4、一些既让学生感到熟悉,又需要动脑筋才能解决的问题,将学生置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的境地,学生因情境的巧妙剌激,认知系统开始运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产生了"我想学"的意念。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创设了游戏性问题情境: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叫'击掌示数',意思就是说老师出题目,你们认为得数是几,就用掌声拍几下表示。"师:"有6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几个?"学生很快地拍三下。师:"有2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几个?"学生又拍了一下。师
5、:"有1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几个?"这时,学生一下子愣住了。师及时地提问:"为什么不拍了?"有的学生说:"因为每人分得'半块'。""那半块能用以前学过的整数表示吗?"生答:"不能。""那能用什么数表示呢?"学生这下子可真被难住了。这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伴随着学生自身的情感,成为他们自己学习的需要,学习热情被调动起来,萌发了学习兴趣,激发了探索欲望,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提高了。二、创设条件,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乐学。数学学科具有逻辑性、抽象性、应用性和广泛性,而儿童的
6、思维是比较形象的,要解决好两者之间的矛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讨论,多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自劳自获的喜悦,使学生产生"我要学"的意念。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领会新知识。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手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新课内容,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和好动天性,把新课内容设计成探索性、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理解问
7、题,解决问题,领会新知识。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让学生任意取一张图形折出自己想要表示的分数,并告诉同伴是怎样表示出这个分数的。然后把小组的成果放在一起观察,发现规律。这一环节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在动手折一折中,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对分数的概念印象深刻,从而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掌握了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获得从事研究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2、让学生在合作交流、讨论中获取知识要点。团体动力学说表明:"通过团体成员之间的交流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
8、对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合作交流的常见形式是小组讨论,它最有助于学生在"放松的警觉状态"中,说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良好的讨论模式,使学生在合作交流、讨论中获取知识要点。我在实践过程中还发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伙伴进行合作学习,不但能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各个层次学生的交流和发展。而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组间竞争、组内竞争",更能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之间的单向交流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