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372720
大小:3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1
《初中物理实验设计——密度测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初中物理实验设计——密度测量学情分析本节是在学习了密度概念及其测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浮力的知后,如何设计实验测量物体的密度来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新课程思想。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物理实验很有趣,学生也愿意积极参与,但是如何设计物理实验就有一定的难度了。教师按照教材分析按部就班地进行理论的讲解,并将实验题举一反三进行考查时,学生通过一定时间的学习是可以掌握的。但是如果考查的实验题目不是教材上的实验,而是设计类型的实验,则需要学生将已学知识进行分类,选择正确的原理、适当的器材、优化的步骤来解决问题
2、,这时会让学生觉得没有头绪,产生物理难学的感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以图代字”的方式还原物理情景。2.掌握选择实验方案主要有三条原则。3.学习书写实验设计的步骤。过程与方法1.根据题目的条件,确定实验的原理。2.利用画图的方法分析物理情景。3.根据器材确定合适的实验方案,解决实验设计的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把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教学重难点重点:1.浮力在实验设计中的灵活运用。2.器材缺失但物体有一定特点引起的思考。难点:1.合适的实验方案的选择。2.利用浮力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实验器
3、材:天平(含砝码)、量筒、弹簧测力计、小烧杯、大水杯、细线、水、细铁丝、保鲜膜等。教学过程: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当遇到实验设计类题目时同学们感觉没有思路或者设计思路混乱,在中考中失分较多,产生畏难情绪。老师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了“三步走”实验设计法,并对典型题目进行分析,帮助同学们梳理解题思路,提高物理实验设计的能力。依据物理新课标的要求,初中物理教材的体系和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新教材更多地强调学生的亲身实践和探究活动,重视从自然和生活现象中引入物理问题,让学生在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把握物理规律。设计类型的
4、实验是对原有实验知识的再认识和再加工,大致可分为:设计实验目的、设计实验原理、设计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记录表格等五方面;试题中一般会涉及到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学生在遇到这样的题目时,往往觉得没有思路,难度很大。应试过程中如果不能很好的应对,学生的情绪和状态都可能受到影响。针对这种情况,老师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三步走”实验设计法,供学生们参考,希望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方法是这样的:1、确定原理,以图代字明确题目要求,也就是实验的目的,应用所学知识,广泛联系,看看该物理量或物理规律在哪些内容中出现过、与
5、哪些物理现象有关、与哪些物理量有联系。将已学的物理知识、物理规律、物理方法,在头脑中整理出简要的设计方案,并画出实验设计的示意图。2、甄选方案,挑选器材对于每一个实验目标,都可能存在多条思路、多种方案。我们应如何选择呢?一般来说,选择实验方案主要有三条原则:(1)简便性原则要求所选方案原理简单、操作简便,各量易测。(2)精确性原则选择实验方案时尽可能选用精确度高的实验方案。考虑该方案需要哪些实验装置,选择适当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步骤的设计,用什么工具测量什么物理量,哪些是直接测量的,哪些是间接测量的,做到心中有数。(3)可行性原
6、则实验方案的实施要安全可靠,所需装置和器材要易于置备。3、梳理步骤,水到渠成在前两步的基础上,按照这样的格式: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表格实验结论,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其中的环节,就可以着手进行实验设计了。特别注意在实验步骤中要写明用什么方法或工具来测量,标明测量的物理量名称,用正确的字母表示,若测量物理量相同,但对应的步骤不同,用角标进行标注区分。以下是老师对一些题目进行的分析,帮助同学们掌握“三步走”设计实验的方法,希望对学生们解题有所帮助。例题:为了测出普通玻璃的密度,请同学们利用普通玻璃制成的小瓶、量筒和适量的水
7、,设计实验并写出玻璃密度的表达式。第一步、确定原理,本题涉及的物理知识是密度,根据测量密度的原理,我们需要知道测量对象的质量和体积,而器材中恰巧没有天平,给我们的设计造成了一点儿小困难,进一步分析已有物品的特点,小瓶虽然是玻璃制成,但却是空心的,需要同学们联系浮力的知识,空心的物体可能会漂浮在水面上,以图代字,画出如图所示的主要设计步骤。同时,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由二力平衡的知识可得,重力大小等于浮力的大小,物体的重力中隐藏着其质量,浮力由阿基米德定律可以求出,水的密度已知,排开水的体积由
8、量筒刻度读出,困难迎刃而解。第二步、确定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到实验的简便性、精确性、可行性,我们让玻璃小瓶“先沉后漂”呢?还是“先漂后沉”?哪种方案可行性好,误差小,我们就选择哪种方案。同学们仔细想想就可以发现,如果选择“先沉后漂”,需要把玻璃小瓶先压入水中并从水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