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307334
大小:3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7-30
《创新思路 创新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创新思路创新模式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向纵深发展泉湖乡地处肃州城区东郊,辖9个行政村,88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5301户,19733人,总耕地面积35122亩,人均占有耕地1.7亩,2010年农户人均纯收入达7336元。建设新农村,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是重要内容。在市区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在农民住宅建设中,我们确立了符合我乡实际的四种建设模式,并突破了一些影响和制约工程建设的“瓶颈”问题,全乡农民群众的居住环境和条件明显改善,群众参与建设美好家园和公益事业的积极性普遍增强,与此同时,农民群众的不良生活
2、习惯明显改变,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显著增强,民事纠纷、治安案件逐年下降。一、坚持高点定位,远期近期并重,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按照区委提出的“抓城镇促农村,抓工业促农业,抓集中促延伸;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大户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的三抓三促三集中的总体要求,综合分析我乡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机遇,在广泛论证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依托城市东扩,兴建泉湖新居”的总体发展思路,在布局上确定“乡集镇中心村向西扩展,主动与城市东扩对接,城中四村借助城市东扩加快建设”7,计划利用3-5年全面完成城中四村改造和乡集镇中心村建设
3、,实现城中四村与城市完全融合,乡集镇中心村与城区完全对接。按照这一总体发展思路,我们对全乡9个行政村按三个区域“4:3:2”进行合理定位。即把春光、营门、泉湖、水磨沟四村确定为城中村加快改造;把四坝、头墩、永久三村确定为中部村跟进发展;把沙滩、花寨两村确定为相对偏远村着力强化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按照“攻城郊、促中部、帮偏远”的发展思路整体有序推进。同时,我们委托设计规划部门对全乡近10年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乡集镇建设规划进行了修编,使这两个规划更加符合我乡长期发展实际,更有利于总体战略部署的落实到位。同时,在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布
4、局上,我们坚持环集镇区、园区周边和沿线布点建设,先后建成了四坝五组抗震安居住宅示范点、四坝五组百亩高效日光温室示范小区、四坝四组村容村貌整治示范点,泉湖乡千亩高效大棚蔬菜示范园区、四坝村省级党建示范点,福瑞泽农牧科技示范园、祁连菌业合作设,乡集镇区农民集中居住小区8个示范点,形成了环集镇区、园区的特色经济带和环集镇区、园区的党建和优势产业示范区,达到了兴产业助推新农村建设,强基础强化乡分文明发展的良好态势。二、依托城市发展,拆建并重,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泉湖乡三面环城,全乡9个行政村有4个村(春光村、泉湖村、营门村、水磨沟村
5、)地处城市规划范围内,与城市紧紧相连,由于这些区域基础设施条件差、流动人口多,环境卫生脏乱差的问题极为突出,也是治安案件高发的区域,属典型的”城中村”7,同时,由于农民住宅大多建于七、八十年代,大多属危房,群众改善居住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为了使城中村改造这一难题破题,2010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结合金泉路开通建设,经多方协调,市政府同意以整组搬迁的形式进行城中村改造,在拆除原住宅的基础上,土管部门以户均0.3亩宅基地的标准划拨土地,规划兴建高层、高标准、花园式农民集中居住小区。2010年,当年新建了春光二组、营门五
6、组、泉湖二组三个农民集中居住小区,共建成农民住宅楼房716套。为彻底解决被征地农民今后生活问题,在利益分配中我们采取了建房安置的形式,对被征地农户每户分配2套楼房、一个门店。城中村改造的这种模式不仅加快了城中村改造步伐,彻底改善了农民居住条件,使城郊农民能充分享用城市供排水、供暖等基础设施公共资源,同时也加快了城市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达到了“城乡等值化”的目标,稳步推进了“城中村”改造步伐,以建房改造的模式推进了新农村建设。(而且政府不用拿钱征地、拿钱建房,在征地过程中农民群众比较支持,积极性也较高,未出现因征地拆迁引发
7、的阻挠或上访事件。同时,这种模式最大的特点是节约了土地,以营门五组为例,120户农民整体搬迁前,农民宅基地、居民点马路等占地在180亩左右,整体拆迁后,农民集中居住小区建设用地仅为44亩,节约土地136亩。)二、创新思路,打破村组界线,兴建农民集中居住小区7由于我乡地处城郊、人口居住集中、土地面积少,加之村与村之间、村与城区之间、村与乡集镇之间、乡集镇与城区之间距离相对较近,同时,在每个村新建农民集中居住小区将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总量明显增大,进而造成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并且不利于带动周边产业、服务网点经营和物业管理。为了充分
8、利用乡集镇供排水、供暖、道路、交通等公共设施,降低建房成本,避免重复建设,并充分发挥乡集镇金融、医疗、教育、商贸等公共服务机构作用;同时,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扩大集镇规模,提高集镇人气和商气,带动周边二、三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2010年3月,经过外出考察观摩学习,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