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人教)

【教学设计】《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人教)

ID:40305727

大小:22.7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30

【教学设计】《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人教)_第1页
【教学设计】《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人教)_第2页
【教学设计】《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人教)_第3页
【教学设计】《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人教)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人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材分析“能量”是科学教育中的核心概念,高中学生已逐步建立了能量、能量传递、能量守恒等一些基本概念;有关储存能量的物质、能量代谢等知识已学习过,这些都是理解本节内容的基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原高中教材相应内容基本相同,包括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能量流动的特点和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此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在呈现方式上与原教材相比略有变化。教材首先通过“孤岛生存”的例子问题探讨激发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再概括性地指出了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能量是如何传递和流动的,就成为本题的切

2、入点,引出本节要解决的三个主题内容。关于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以“光合作用”知识为基础,清楚地讲述了生态系统中所有“能量”的来源,图解类推法的应用一目了然,既避免文字上的重复,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概要说明意义,通过实例分析,旨在提示人们在开发利用能源的同时要遵循生态规律,教学中渗透生态学观点教育。本节以“生态系统的结构”为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体温调节等知识建立联系,其又直接关系到物质循环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学习。◆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

3、程和特点。【过程与方法目标】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尝试调查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教学难点】能量流动过程、特点。◆课前准备◆多媒体、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出示课件第2页:荒岛求生一个人流落到荒岛上,身边只有鸡和玉米。备选策略1:先吃鸡,再吃玉米。备选策略2: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产下的蛋,最后吃鸡。备选策略3:先吃鸡,同时种植玉米,然后再吃玉米。该怎么做?先讨论,不下结论,引入课题(课件第3页)

4、。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概念(课件第4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2.过程(1)起点: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课件第8页)(2)过程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植物)(草食动物)(肉食动物)(肉食动物)分解者呼吸(3)特点:单向流动,逐级第减(4)研究目的:设法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流向使能量持续高效流向对人类最益的部分。〖讲述〗几乎所有生态系统的能量源头是太阳能。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光能固定下来,这是生态系统繁荣的基础。注意: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减去呼吸作用消

5、耗的能量,才是能够为下一营养级消费的能量。所以,从能量的角度来看,植物的多少决定了生物种类和数量。在气候温暖、降雨充沛的地方,植物格外繁茂,各种生物就会非常繁荣,热带雨林就是这样的情况;在气候寒冷、降雨很少的地方,植物很难生长,各种生物的数量都很少,显得荒凉而冷寂;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时,每一营养级都有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生物的遗体残骸是分解者能量的来源。三、能量流动的特点〖资料分析〗展示课件12页,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提示。营养级流入能量流出能量(输入后一个营养级)出入比生产者464.662.813.5

6、2%植食性动物62.812.620.06%肉食性动物12.6  分解者14.6  1.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主要有以下去向:一部分通过该营养级的呼吸作用散失了;一部分作为排出物、遗体或残枝败叶不能进入下一营养级,而为分解者所利用;还有一部分未能进入(未被捕食)下一营养级。所以,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流到下一营养级。2.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讲述〗生命活动离不开能量,生物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取能量才能维持生存;在生物获得的能量中只有一部分贮存于生物体内;由于能量沿食物链流

7、动过程中逐级递减,因而能量相同的食物,动物性食品比例越高,意味着消耗的总能量越多。四、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思考与讨论2〗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提示。〖提示〗“桑基鱼塘”的设计理念是从人类所需出发,通过能量多级利用,充分利用流经各营养级的能量,提高生产效益。〖调查〗参考调查点:稻田生态系统组成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生产者:水稻、杂草、浮游植物等;(3)消费者:田螺、泥鳅、黄鳝、鱼、青蛙、浮游动物、昆虫、鸟类等;(3)分解者:多种微生物。〖问题提示〗1.生产者主体是水稻,其他生产者有杂草、浮游植物等

8、。农民主要通过喷洒除草剂,或人工除草的方式抑制杂草的生长。2.初级消费者有:田螺、浮游动物、植食性昆虫、植食性鱼、鸟类等。一般而言,植食性昆虫和鸟类等往往对水稻生长构成危害,田螺、植食性鱼数量较多时也会对水稻生长构成危害。农民采取喷洒农药、竖稻草人等措施防止或减少这些动物的危害。3.次级消费者有:泥鳅、黄鳝、肉食性鱼、青蛙等。一般而言,这些消费者对水稻生长利大于害。农民通过禁捕,或适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