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286639
大小:3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30
《第七课 感受法律 的尊严复习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复习案第小组姓名:评价:一.选择题。1.最高人民法院于2003年12月22日,在辽宁省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刘涌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一案再审做出判决,判处刘涌死刑,立即执行。这—案例表明犯罪的最本质的特征是()A.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B.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C.犯罪是一种一般违法行为。 D.犯罪是应受刑罚是罚的行为。2.刘备临死前曾告诫自己的子女:“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告诫我们()A。小错误也是犯罪。 B.小错误不断,有
2、错不改,就可能铸成大错。C。违法必然导致犯罪。D。违法与犯罪有严格的界限。3。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下列选项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在校中学生要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B.小李见义勇为。C.贵州省原省委书记刘方仁犯受贿罪被依法判刑。D.12月4日被定为全国“法制宣传日”。4.为了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有效地制止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我国先后颁布了( )①《未成年人保护法》②《治安管理处罚条例》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④《教育法》A。①③B。①③④C
3、。②④D。①②④5.一般违法和犯罪都具有社会危害性,两者不同之处在于( )A.它们都是违法行为。B.它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C.它们都要承担法律责任。D.它们对社会危害的程度不同。6.法律确认和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准则。下列同学的做法中,属于法律严禁的行为是()①李华追求穿名牌衣服。②王东移动公路上的指示牌。③赵歉携带危险品乘火车。④姚林将果皮丢在草坪上。A.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7.下列说法是错误的是()A.凡是违法行为都是犯罪行为。B.凡是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C.凡是违法行
4、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D。一般违法和犯罪都具有社会危害性。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②道德和法律相辅相成,密不可分。③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④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9.法律的显著特征是()①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②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③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④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0.法律规范作用表现为()①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制裁。②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③法律为人的行为提供模
5、式、标准或方向,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④法律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A。②④B。①③C。③④D。①②③11.欠债不还属于()A.不道德行为。B。行政违法行为。C。民事违法行为。D。刑事违法行为。12.下列属于一般违法行为的是()①违法纪律的行为。②行政违法行为。③民事违法行为。④刑事违法行为。A。②④B。①③C。③④D。②③13.下列对于犯罪的基本特征描述正确的是()①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②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③刑罚当罚性,是犯罪的必然后果。④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法
6、律标志。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中学生对自己要求不严,法纪观念淡薄,极易产生违法犯罪行为。②中学生要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③中学生经常违反纪律,发展下去就可能违法,甚至发生犯罪。④道德水平高,法纪观念强,容易产生违法犯罪行为。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15.下列对于法律与道德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们都是人们的社会行为规范。B。它们的内容是互相渗透、互相代替的。C.二者有内在的必然联系,但又有明显的区别。D。它们的目
7、标是一致的。16.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有()①青少年道德意志薄弱,容易受到外部不良诱惑和熏染。②青少年的社会阅历浅,往往没有正确的是非观念。③价值观念扭曲。④社会和国家保护有时不及时、不到位。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17.近日,中央纪委通报了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结果。经党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决定给予王怀忠开除党籍处分。鉴于王怀忠的行为已触犯刑律,已将其案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这说明()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②国家彻底根除了腐败现象。③法律靠国家强制
8、力保证实施。④法律对社会全体成员具有普遍约束性。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二.材料题。1.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培养,并采取了—系列重要措施。措施之一:1991年,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1次会议通过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并从1992年1月1日起施行;1999年,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0次会议通过了预防未成年犯罪法,并于同年11月实施。措施之二:经党中央同意,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