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274988
大小:4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30
《《特别的作业》说课稿2014.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真实、朴实、扎实是一节有效的课堂教学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北师大版教材一年级下册6单元《特别的作业》今天我将从: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与策略、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几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教学背景(一)教材分析:《特别的作业》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以“爱护”为主题的第六单元的首篇课文,讲述的是老师留了一个别开生面的作业:要求小朋友们去大自然里寻找春天,并把“春天带到学校里来”。大家纷纷交来桃花、桑叶、嫩柳枝和小草等作业;而小丽却带来了一份“特别的作业”——自己亲手画的一幅玉兰花画,受到了大家的称赞。(二)学情分析:在学习《特别的作业》一课
2、之前学生已经学过有关春天的课文《春天的手》了,对春天的春风、春光、春色、春之声等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品德与生活》的《春游》一课使学生对春天的特征有了更深的理解感悟和亲身体验。同时,学生已经积累了许多种识字的方法,能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己识记生字。二、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要求,即:课程目标应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三个方面应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应着眼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以及年段目标,课前学情分析等方面,我首先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认识15个汉字,会写8个生字。重点指导“作”、“业”、“玉”、“兰”四字书写。2.正确、流利、有感情
3、地朗读课文,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巩固生字。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小丽作业的特别之处,从而学习小丽自觉爱护花草树木的品行。三、教学重点和难点由于课标中明确指出,低段语文教学应以识字写字为重点,因此,我将认识15个汉字,会写8个生字。重点指导“作”、“业”、“玉”、“兰”四字书写。设计为本课的教学重点。为了突出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这一属性,加之低年级学生年龄段的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理解“特别的作业”的特别之处在哪?四、教学方法与策略: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结合教材特点、课前学情分析、学生年段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交流的学
4、习特点,本堂课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 1、低年级教学重中之重是识字教学。学生已经积累了许多种识字的方法,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能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己识记生字。基于这样的学情分析,在本节课中我紧紧依靠课程标准,设计了以自主识字为载体,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相结合,多种识字方法相兼容的识字教学法。如:加一加,减一减识字法;比较识字法;归类识字法等。2、这是一篇十分接近学生生活的文章。“春天”这个主题对于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从多种渠道对春天的特征有了一定的理解感悟和亲身体验。居于这一点,我制定了多种形式的阅读中感悟文本,突破重难点,巩固生字的教学策
5、略。其中包括:想象画面朗读、配乐读、师生对读、分角色读、互助读、评读、品读、阅读解疑等方法。3、只有及学生所需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所以我把教师精巧设问、层层深入与学生的多层、多角度质疑、主动探究紧密结合,作为本课的主要教学手段。 五、学法在学法方面我采用了(“导—思—启—论—拓”)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自主参加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在学生的学法上我贯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的指导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的学习方式,具体采用了(领悟式指导法、迁移式指导法、点拨式指导法、反馈式指导法)。我力求学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言,在品味语言中积累语言,在
6、内容体会中掌握方法。六、教学流程(一)语言积累,情境导入。(5分钟)(二)自主识字,提升识字能力,突出难点。(15分钟)(三)以学生质疑为线,展开阅读,突破难点“特别的含义”。(12分钟)(四)准确书写,巩固识字。(6分钟)(五)回归整体,总结提升七、具体环节设计:(一)语言积累,情境导入。1、语言积累:教师板书“特别”,同时质疑:你知道在生活中都能说“特别的()”吗?预设:特别的(礼物);特别的(日子);特别的(爱);特别的(节日)。本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积累词语的同时,引出课题。2、随文写字:教师范写“作”。请同学们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来书空这个字。(口述:笔顺)。组词。预
7、设:这里学生可能出现“坐下”“做事”等词语。原因:同音字混淆。应对方法:抓生成进行副板书,学生区分。之后教师范写“业”字。学生观察“业”字的两竖,有什么特点?(左短右长,符合汉字的必让原则)让我们落笔来写一个“作”,一个“业”。投影展示。3、课题质疑:语文课应培养孩子质疑问难的能力,让学生在质疑、解疑过程中得到自身语文素养的提高。预设:“这项特别的作业是什么?”、“这项作业特别在哪?”、“为什么叫特别的作业?”、“这项作业是谁留的?”“学生完成了吗?怎么完成的?”教师将诸多问题整合为:(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