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259501
大小:3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29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有效探究的教学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有效探究的教学策略 如何在落实双基的同时又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引领者必须改变教学策略,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并加强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切实有效地开展探究活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一、设疑促猜,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的兴趣波利亚曾说过:“我想谈一个小小的建议,可否在学生做题之前,让他们猜想该题的结果,或者部分结果。一个孩子一旦表示出来某些猜想正确与否,他便主动关心这道题,关心课堂上的进展,他就不会打盹和搞小动作了。”猜测是数学理论的胚胎,许多伟大的数学家都是通过猜想发现了别人都不曾发现的真理。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也认为:学生应“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由此可见猜测是发展数学,学好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而猜测以后的思维状态更是急切盼望证实,这样使得证实猜测的过程成为学生的渴望,大大加强了学生探究新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在学了三角形按角分的各种情况后,我在电脑中先出现一个只露出一个直角的三角形,让学生猜这是什么三角形,学生很容易就猜到了是直角三角形,再让学生猜只露出一个钝角的三角形,学生也非常容易地猜出是钝角三角形,再猜只露出一个锐角的三角形,学生因为前两次的负迁移,也不约而同地说:锐角三角形,结果电脑显示的却是钝角三角形,重新猜是钝角三角形,我却显示的是锐角三角形,这样总不让他们猜到结果,正当学生惊讶时,我适时抛出问题:前两个你们一次能猜准,而第三个却连连出错,这是为什么呢?这时学生通过教师的提问,以猜激疑,以疑促思,从而发现规律,这样获取知识,当然理解得深,记忆得牢。又如:在许多规律、概念学习时,先让学生猜猜看,这样学生在意见不统一或觉得太统一时也急切盼望证实,促使自己进一步深入探究。如在学习圆锥体积公式时,问学生:请你猜猜看,(等底等高)拿这个圆锥装满水向圆柱倒水,需要倒几次呢?先猜测,再实际验证。又如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出示我们班四位同学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小林1/2小时,小军2/4小时,小林3/6小时,小钢4/8小时,谁做作业用的时间多。其中小林是班中成绩最好的同学,而小钢则是班中稍后进的学生,使学生产生假象,认为4/8小时多,再让学生验证猜想结果,最后再比较四个分数之间关系等等,由于教师设置一个个悬疑,投其所好让学生猜,然后在猜测后去验证,这样学生就会激发兴趣,唤起情感,激活思维,顺利进入探究阶段。二、合理选择,创设学生适度探究的时机每堂课中要不要探究,什么时候探究,教师在预设教案时心中先要有个底,而不是盲目展开,一方面,有些基本知识的学习经历探究过程根本行不通。如“∏代表圆周率”这一知识,只能采用配对联想记忆来学习,没有任何的探究意义,而有些数学知识、技能经历探究根本没有必要甚至效果更差,如“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 这样的定义概念,现代学习心理学一致认为,采用接受学习的效果要比发现学习的效果更好,如果这一教学过程中把学习的重心放在经历、探究上,往往会浪费大量的学习时间,影响实际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同时也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把握探究的难易程度,如果要求过高,脱离学生实际,那么探究会变得高不可攀,悬而无味,意义建构也如海市蜃楼。而如果要求过低,那这样的探究肯定流于形式,结果是低效或无效的。如在学习有余数除法时对余数特点的探究。当学习了16盆花,每组摆5盆,最多可以摆几组,还多几盆时,16÷5=3(组)……1(盆),顺势提问:如果是17盆、18盆、19盆花,可以摆几组?多几盆?请你列式解答,你还可以向自己提问并列式计算吗?从中观察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可根据低段年龄的特点,探究指向性明确,切入点小,这样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究,远比不着边际的提问,大范围的探究更加有效。而针对高段学生已具有初步逻辑思维的能力,探究时范围则可大点。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时,上课一开始就有学生忍不住说,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教师接住话茬说,对,三角形的面积是等于底乘高再除以2,可这是为什么呢?学生顿住了,因为他的结果可能是看来的,听来的,而又仅仅是一个结果。于是教师接下去说:请你利用手中准备的材料,可剪、可拼、可画(每组准备了网格图,剪刀、几个有相同或不同的三角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看哪组验证的方法最多?开门见山的揭示,简单扼要的要求,学生就立即进入探究阶段。汇报时学生的思路多种多样,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的拼法,有网格上画三角形法,有对一个三角形的不同割补法等等,远比你预设得还要精彩。因此根据年龄、教材特点,选择合适的探究内容,才会使探究活动有效、深入的展开。三、注重引导,教会学生有效探究的方法特别是在小组探究时,常常看到这样现象,场面热热闹闹,似乎人人都在主动参与,实则效果很差,有些小组甚至把准备的材料当玩具,有些则是个别学生承担小组探究的全部任务。有些汇报时看似“莺歌燕舞”,实则浮云流水,说不到点子上……思考这些现象与问题,虽然原因众多,但主要是由于教师的指导和干预缺少针对性,失去了有效性。因此教师适时、适当对学生的探究进行指导,显得非常的必要。1、教会方法 运用合理的方法进行探究,是探究活动成败的前提之一。“思维是数学的体操”,教学中交给学生数学思维的方法,犹如交给学生开启数学智慧之门的“金钥匙”。常用的探究方法有操作---发现、分析---归纳,类比---迁移等。如对几何图形的面积推导,比较适合用操作----发现,对数的整除特点、周长概念的得出等则可采用分析---归纳法,而对乘法交换律、商不变性质等性质得出则可采用类比---迁移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把这些方法加以渗透、运用,学生就会逐步养成选择合理方法进行探究的习惯,从而进行有效的探究。2、善于引导 有效的探究活动并不是学生独立的个体行为,而是一个师生共同互动的行为。通过教师适时、必要、谨慎、有效的指导,学生的探究才会向更深层次的飞跃。首先是角色介入。新课标明确地向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传道者”、“解惑者”,而是要转换角色、要把以前注重知识传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身份转换为组织、引领学生自主探究科学的亲密伙伴身份。教师深入到各个探究小组,把自己作为一名小组探究的参与者和学生打成一片,以一个学习者、帮助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中间,其一教师可以敏锐地观察学生探究中所遇到的困惑,有时学生面对的未知领域可能也是教师尚未涉足的,没有现成的答案,这就要求教师调动自己所有的智慧做一名“先行者”。但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教师要能正确把握引导的“度”,教师要把握住“ 引而不发、跃如也”的火候。要引导学生,又要使学生感到探究得出的结论是自己小组合作的结果。其二因为有教师的参与,学生就会感到安全、踏实、轻松,合作探究的气氛也会更加和谐,探究的效果也就相得益彰了。其三教师有每个小组都能参与进去的“特权”。把握好这种“特权”,教师就能使自己如同学生一样更完全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体验探究的成功。教师能做到“想同学所想、供同学所需”,便于以后备课或设计课堂教学时,首先能考虑到学生探究时已经掌握的部分有多少?最迫切想探究的问题又是什么?采取什么样的设计思路、指导思想去设计教学?学生通过具体的探究过程能学到的知识是什么?愿学的知识是什么?…总之,学生探究路子多起来了,头脑灵活了,教师也尝试到《课标》理念、素质教育的甜头,对于以后更进层次的指导学生的探究,容易积累宝贵的经验。其次要指导介入。所谓指导是指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方法的指导。教师的指导介入有多种情况,当学生遇到困难(或浅层次)时-----引导,学生发生争议时-----倾听,当学生探究错误时----纠正,当学生获得成功时----赞赏。如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探究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或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分数大小不变。探究活动似乎已圆满完成,这时我就说:照这样看来,分子分母只能同时乘或除以除0以外的自然数,分数的大小才会不变,是这样吗?这时学生静寂无声,几秒钟后,有学生小声说:都除以一个小数行吗?我接上他的话题:都除以一个小数行吗?到底行不行,怎么办?这时同学的声音多了:再次验证!我说:好,以小组为单位,再次验证。过了一会儿,同学们纷纷举手,生1:我还是以1/2为例,分子、分母同时乘以0.5,变成0.5/1,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0.5除以1还是等于0.5,所以相等。生2:我也以1/2为例,分子、分母同时除以0.5,变成2/4,值还是0.5,值也是相等的……,这时我就提问:那怎样说才能更完整呢?……这样当学生的探究活动只停留在浅层次时,教师的适当“点化”,就会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探究实践得到不断提高和完善。四、经历反思,促使学生实现探究的再创造① 经历反思 反思作为一种“对已有的思维结果进行检讨性的再思考”的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反思是学生数学经验的提炼和升华,没有反思学生就不可能从深层次上掌握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每次教学活动结束前,都要求学生想一想,说一说自己的学习过程,在学习中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困惑?如刚才结束了分数基本性质的探究活动时,我适时提问:从我们刚才的两次探究中,你有什么收获呢?这时学生有感而发:考虑问题要全面,对数学知识要多加以验证等。多次训练,这样学生的思维层面会进一步深入,会多向自己、向同学、向教师问几个“为什么”,从而积累探究经验,发现问题时会更深入地探究。② 实现创造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乐强调:“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 这个再创造,不仅是经过自己思考后对新知独到的见解,也是新知学会后对再碰到类似问题的拓展应用。这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应加以有意地引导,不断地训练,把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从而学会探究,学会创造。如在学习商的近似值时,通过与积的近似值类比,归纳出商的近似值求法。第一层次新知的探究活动结束,基本巩固练习后,教师问:那是不是所有商的近似值求法都是按照四舍五入方法呢?教师又出示一组题目:(1)妈妈用40元钱买来2.05斤螃蟹,每斤螃蟹约多少元?(2)如果买3本本子需18元,照这样计算,李老师带去100元钱最多可以买几本?(得数保留整数)(3)4辆汽车能乘坐120个人,现在五年级段共有学生212人,需用几辆车一次都乘上?通过这三道题目的交流、探究,使学生进一步得知仅仅知道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是不够的,在解答实际题目时还要认真考虑,灵活运用去尾法、进一法和对钱的特定保留法等,第二层次的应用探究使学生深刻懂得知识的活用与再创造。 学生知识的获得、学习方法的掌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教师合理、科学、有效的引导,80%以上的学生都会慢慢学会去思考、去探究、去创新、从而学会学习。总而言之,要使我们的学习活动更加有效,还有很多办法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去发现。但有一点我们已经相信:接受与发现、获取与探索、只会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中,相得益彰,最终达到学生学习最活化,课堂教学最优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