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功能主义社会学

新功能主义社会学

ID:40257526

大小:117.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7-29

新功能主义社会学_第1页
新功能主义社会学_第2页
新功能主义社会学_第3页
新功能主义社会学_第4页
新功能主义社会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功能主义社会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八讲新功能主义社会学新功能主义是当代西方社会学中的一股重要思潮,影响遍及欧美许多国家。1985年亚历山大等人明确提出新功能主义主要的代表人物:亚历山大、柯罗米、芒奇、艾森斯塔德等主要的代表作:亚历山大:《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结构与意义》《行动和它的环境》《新功能主义》亚历山大和柯罗米合著《分化理论和社会变迁》一、背景情况1.新功能主义诞生的背景(1)帕森斯理论的局限性以及由此而招致的各种批判;(2)各种理论流派纷纷登场,表新立异,反而使社会学领域陷入混乱局面,人为地限制了社会学的进一步发展;(3)西方社会学家意识到打破现存的理论疆界,对各派理论进行恰当综合的必要性,

2、试图在新的基础上对分离的理论重新进行综合。2、亚历山大亚历山大(Jeffery.C.Alexander),美国人,本科毕业于哈佛大学,研究生就读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968-1969年开始对帕森斯感兴趣,之前认为自己是一个政治上热衷于帕森斯的是想家受古尔德和斯梅尔塞的影响开始关注帕森斯学术抱负是建立一种更综合性的社会理论,帕森斯不是终点而恰是一个起点。帕森斯的理论是一个可以用来思考的东西,但从来不是惟一用来思考的东西。1976-1980年修改博士论文时,发现与帕森斯及其大部分追随者拉开了越来越大的距离功能主义的内涵相对较小,使用了“新功能主义”的概念,在此框架下,在对

3、帕森斯的理论做出根本批判的同时,又与他的一些基本观点保持联系。公开的表达对帕森斯的不满,限制了对早期的、更传统的帕森斯学派的充分理解,并最终导致了对它们的低估,这一定恰恰是非常错误的。3、新功能主义在社会理论领域中的定位面对八十年代新功能主义的出现,在六十年代形成自己理论体系的理论家们—那是一个激进的社会学业已彻底抛弃帕森斯思想的时代—认为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回归”,新功能主义是“对当代理论的重大冲击”。“帕森斯学派的复兴是八十年代社会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它意味着一种“循环发展的模式”,其特征是对帕森斯理论的扬弃,而不是全盘抛弃,它表明“不同思想流派随着时间的流逝,轮

4、流支配着我们的注意力”,并且“那些在各种理论传统中领导潮流者都遵循这同一模式”。“考虑到帕森斯学派理论建构的严密性与深刻性,社会学理论的当前任务是不应该对它进行全盘否定,而应该对它的缺陷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调整”新功能主义所努力改造的,不仅是学科的结构,而且是当代社会理论的话语与自我意识。如果不参考帕森斯著作中某些重要论题,事实上,我们无法就当代社会建立任何社会学理论。4、对功能主义的新解释1985年在《新功能主义》一书中对“功能主义传统”的重新解释。他认为,功能主义传统是由六个特征构成的:(1)功能主义在描述性而非说明性的意义上提供了一种社会各部分间相互关系的途径,

5、社会是由彼此相互作用的各要素所组成的、多元的和开放的系统;(2)功能主义不仅关注结构而且关注行动,不仅关注行动的实践性和手段性方面,而且也关注它的表意性与目的方面(3)功能主义关注社会整合及社会变迁的过程(4)功能主义假定人格、文化与社会之间的区别是社会结构所必需的,他们之间相互渗透的张力是产生社会变迁的根源。(5)功能主义认为分化是社会变迁的主要形式(6)功能主义强调概念化与理论化的独立性亚历山大认为“虽然功能主义上述六个特征的每一个方面都与社会科学中其他线索相关,但没有哪一种其他的理论传统可以认同于功能主义的上述所有特征”。因此,功能主义传统实际上比其他社会学理论

6、传统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它“具有成为一种成功的社会学理论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因而是当前对社会学理论进行新综合的最合适的基础,甚至是“唯一可行的基础”另一方面,新功能主义作为一种“新”功能主义,不仅是要简单的复活老功能主义,“强调继承性和内部批判双重要素”,一方面对老功能主义的缺陷进行内部批判,另一方面在吸收60-80年代间许多新理论的基础上“重建”功能主义。二、社会学的方法论对理论和经验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问题的争论(1)经验论(2)唯理论经验与唯理论偏向于哪一端亚历山大认为,在对科学的本质及其内部各因素之间关系的问题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解释:(1)实证主义的解释,

7、其关键预设是认为事实(经验)陈述可以和非事实(非经验)陈述及关于一本问题的论述相分离。因此,哲学或形而上的一般理论对于经验研究取向的社会科学不具有重要意义。真正的社会学应具有这种“科学”的自我意识。经过归纳经验观察的方法来逐级概括,最终得出一般性的理论陈述。亚历山大认为,这种将科学研究视为单向运动的观点,必然会导致想象力的枯竭(2)非实证方法,认为科学知识本质上只是一种非经验性的规则,专注于理论之间的分析与综合,忙于尝试将理论观点还原或合并为种种这样或那样的特殊的非经验规则这两种理解对科学本身的发展都是有害的。他认为,科学是由多维层次构成的连续整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