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儒学的兴起

二儒学的兴起

ID:40242895

大小:835.50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9-07-28

二儒学的兴起_第1页
二儒学的兴起_第2页
二儒学的兴起_第3页
二儒学的兴起_第4页
二儒学的兴起_第5页
资源描述:

《二儒学的兴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汉代儒学孟子荀子孔子图说历史说说他们对儒学的贡献.汉武帝董仲舒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之二汉代儒学课堂探究⒈和战国时期相比,秦的文化氛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1)变化: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解放;秦朝时期死气沉沉。(2)原因战国时期尚未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各国纷争的局面造成了宽松的学术氛围。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创立,出于政治统一的需要,思想也走向专制。秦始皇像一、焚书坑儒的批判课堂探究2为什么儒学在秦时受到严厉打击?儒学以古非今,抨击时政,不利于秦的统治课堂探究3为什么秦王朝不焚禁医药、卜筮、种树之书?秦王朝焚书的目的是

2、为了遏制知识分子的思想,而医学、卜筮、种树之书是实用之学,对社会国家直接有益。探究四:怎样看待焚书坑儒?1)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2)积极:在当时是必要的,有利于加强思想控制,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有利于巩固秦朝统治。3)消极:①成为两千年来文化专制政策的开端。②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③使儒学的发展走向低潮。二、儒学兴起的表现;(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二)太学的出现——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三)科举制的文化影响——儒家思想统治地位进一步强化;探究六:汉武帝是以“雄才大略”著称的帝王。

3、在我们以前学过的历史知识中,你能够总结出汉武帝有哪些突出的历史成就吗?这些成就和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政策有没有关系?政治方面:存在王国问题和相国权重问题——实行“推恩令”和设立中朝民族关系方面:匈奴问题和越族问题——抗击匈奴和设立三郡经济方面:土地兼并,阶级矛盾激化——盐铁官营;思想方面:“黄老之术”存在的问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外关系上: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董仲舒生平董仲舒(前179—前104年)广川(今河北景县)人,西汉哲学家和政治家。曾任博士、江都相及胶西王相。汉武帝朝举贤良文学之士,进“天人三策”,建议“诸不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4、)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为武帝所采纳,形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治格局,为此后两千余年间封建统治者所沿袭。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材料二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材料三“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像上述材料中包含了董仲舒的哪些思想?汉武帝为什么会接受他的思想?a、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君权神授”与“天人感应”.b、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

5、“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针对土地兼并的现实,发挥“仁政”:轻徭薄赋.d、针对统治秩序问题,提出“三纲五常”.董仲舒的思想从理论上解决了汉武帝国家“大一统”的需要,有利于巩固统治,所以被汉武帝采纳.特点:以儒家思想为主,外儒内法,兼有道家、阴阳家等思想。(继承和改造了先秦儒学)思考:董仲舒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宣扬“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拓展:董仲舒的儒学思想与春秋战国时期孔孟儒家思想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他的思想宣扬皇帝是“代天治民”,神化封建统治,是带有神学倾向的儒学。(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影响:1)适应了汉武帝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为其提供

6、理论依据。2)结束了各学派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百家争鸣局面彻底结束),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3)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4)加强了对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视,推动了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探究活动:1)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学的政策有何不同?2)导致不同的原因分别是什么?3)对儒学的发展各产生了什么影响?4)这两种政策又有何相同之处?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焚书坑儒”“罢黜百家”不同点原因儒学态度手段作用相同点目的实质作用秦刚刚统一;秦统治受到儒士攻击;国力强盛;董发展儒学,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排斥、打击尊崇简单粗暴倡导、劝勉、教化儒学发展低潮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巩固专

7、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文化专制,思想控制有利于国家……但钳制了人们的……(二)太学的出现——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1、教育体制:1)中央:2)地方:——创建太学(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初建地方教育系统);(二)太学的出现;2、影响:1)对教育:2)对社会风气:3)对统治基础:4)对政坛: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带动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有利于文化的传播;打破贵族官僚对官位的垄断,扩大统治基础;东汉太学生的议政活动,迫使黑暗政治势力有所收敛;思考:汉代太学规模不断扩大,反映了怎样的文化趋势?反映了儒学地

8、位提升,统治者注重儒学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