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管理3国内法规

船舶管理3国内法规

ID:40235370

大小:152.01 KB

页数:67页

时间:2019-07-27

船舶管理3国内法规_第1页
船舶管理3国内法规_第2页
船舶管理3国内法规_第3页
船舶管理3国内法规_第4页
船舶管理3国内法规_第5页
资源描述:

《船舶管理3国内法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章国际公约船艺教研室3船舶与船员安全管理的国内法规3.1海上交通安全法(新的正在修订之中)适用的水域:我国沿海水域。“沿海水域”是指我国沿海的港口、内水和领海以及国家管辖的一切其他海域。适用对象:在沿海水域航行、停泊和作业的一切船舶、设施和人员以及船舶、设施的所有人、经营人(没有代理人)。“船舶”是指各类排水或非排水船、筏、水上飞机、潜水器和移动式平台。“设施”是指水上水下各种固定或浮动建筑、装置和固定平台。主管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而以渔业为主渔港水域内,国家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3船舶与船员安全管理的国内法规3.1海上交通安全法对船舶和人员的要求船舶和航行安全的重要设备必须

2、具有有效技术证书。国籍证书,或船舶登记证书,或船舶执照。按照标准定额配备合格船员。船长、轮机长、驾驶员、轮机员、无线电员、话务员以及水上飞机、潜水器的相应人员,必须持有合格的职务证书,其他船员必须经过相应的专业技术训练。(没有海员证)配备掌握避碰、信号、通信、消防、救生等专业技能的人员。人员必须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3船舶与船员安全管理的国内法规航行、停泊和作业的规定外国籍非军用船舶,未经主管机关批准,不得进入内水和港口,但因人员病急、机件故障、遇难、避风等,可边进入边紧急报告,并听从指挥。 外国籍军用船舶,未经政府批准,不得进入领海。 外国籍船舶进出必须由主管机关指派引航员引航。 外

3、国派遣船舶或飞机进入领海或领海上空搜寻,必须经主管机关批准。国际---检查,本国籍国内航行----签证。除经主管机关特别许可外,禁止船舶进入或穿越禁航区。大型设施和移动式平台的海上拖带,必须经船舶检验部门进行拖航检验,并报主管机关核准。主管机关发现船舶的实际情况同证书所载不相符合时,有权责成其申请重新检验或者通知其所有人或经营人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主管机关认为船舶对港口的安全具有危险时,有权禁止其进港或令其离港。船舶、设施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主管机关有权禁止其离港、或令其停航、改航、停止作业:教材100页5点。3船舶与船员安全管理的国内法规水域管理:沿海水域进行水上、水下施工、划定安全作业

4、区,须宝主管机关核准公告;在港内,还须附图;沿海水域划定禁航区,必须有国务院或主管机关批准,有关军事,有军事主管部门批准,统一由主管机关公布。港区、锚地、航道、通航密集区不得擅自设置、构筑设施、碍于航海安全的活动,航标和障碍物:通报的情况3船舶与船员安全管理的国内法规危险货物运输船舶、设施贮存、装卸、运输危险货物,必须具备安全可靠的设备和条件,遵守国家关于危险货物管理和运输的规定。船舶装运危险货物,必须向主管机关办理申报手续,经批准后,方可进出港口或装卸。3船舶与船员安全管理的国内法规救海难助船舶、设施或飞机遇难时,除发出呼救信号外,还应当以最迅速的方式将出事的时间、地点、受损情况、救助

5、要求以及发生事故的原因,向主管机关报告。(没有所有人)组织自救。收到求救信号或发现有人遭遇生命危险时,在不严重未及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应当尽力救助遇难人员,并迅速向主管机关报告现场情况和本船舶、设施的名称、呼号和位置。发生碰撞的船舶、设施,应当互通名称、国籍和登记港,并尽一切可能救助遇难人员。在不严重危及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当事船舶不得擅自离开事故现场。主管机关接到求救报告后,应当立即组织救助。有关单位和事故现场附近的船舶、设施,必须听从主管机关的同一指挥。3船舶与船员安全管理的国内法规由主管机关查明原因,判明责任。法律责任海事局给予下列一种或几种处罚:警告、扣留或吊销职务证书、罚款。当事人

6、对罚款、吊销职务证书的处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15天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因海上交通事故引起的民事纠纷,可以由港务监督机关调解处理,不愿意调解或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涉外案件的当事人,还可以根据书面协议提交仲裁机构仲裁。对违反《海上交通安全法》构成犯罪的人员,应由司法机关其追究刑事责任。3.2船舶登记条例或国际船舶登记制度我国船舶登记条例的有关内容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自1995.01.01起施行,其主要内容如下:应依法登记的船舶 由国家、集体、公民所有及合资企业所有的船舶均应依法登记,包括: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或主要营业所的我国公民的船舶;主要营

7、业所在我国境内的企业法人的船舶;政府公务船和事业法人的船舶;我国港务监督机构认为应登记的船舶;但军事船舶、渔业船舶和体育运动船艇不适用于本条例。3.2船舶登记条例或国际船舶登记制度登记条件 在我国申请登记的船舶必须满足下列条件: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或主要营业所;合资企业中的中方出资额不得低于50%;中国籍船上的船员应由中国公民担任,持证船员必须持有我国港监签发的船员适任证书。3.2.2船舶登记种类及船籍港种类:船舶所有权登记、船舶抵押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