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若干问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若干问题

ID:40203906

大小:294.86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7-2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若干问题_第1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若干问题_第2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若干问题_第3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若干问题_第4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若干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若干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若干问题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时代内涵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及重点、难点问题三、实现“全面小康”奋斗目标的基本路径的探讨十六大给我们描绘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图景是: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时代内涵(一)小康社会的历史演进“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诗·大雅·民劳》中说:“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在西汉,儒家经

2、典《礼记·礼运》记载的“小康”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模式。在那里“小康”是比“大同”低级的社会。“大道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描述的是原始共产制时代。整个社会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孤寡废疾有所养,盗窃乱贼而不作,故户外而不闭。”“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是世人“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小康社会是财产私有、生活宽裕,上下有序,家庭和睦、讲究礼仪的社会形态。“小康思想”在民间影响深远。人们将经济比较宽裕,薄有资产

3、,可以安然度日称为“小康”。“小康”就是温饱有余,富裕不足。已成为好生活的代名词。邓小平赋予“小康”概念新的内涵。他在思索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时,用中国百姓对“天下为家”小康社会的追求,将“小康”作为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邓小平对“小康社会”的认识起源于对实现四个现代化雄心壮志的现实思考,脱胎于“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一新目标,“翻两番”就是要把一个贫困的中国变为小康的中国的途径。(二)从贫困、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跨越人类社会大体要经历贫困、温饱、小康、富裕、富有等阶段。我国社会长期处于贫困阶段,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

4、代初,小平同志提出“小康生活”“小康水平”“小康社会”的设想,这一设想后来作为党的战略目标写进了十二大报告。从1990年开始,对小康水平进行定性定量研究。国务院制定的《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中对小康社会的内涵确定了16个基本监测指标和小康的临界值。全国人民的小康标准共五个方面,16项指标。全国人民小康的基本标准1、经济发展水平(权重16%)(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元(按1980年的价格和汇率计算,2500元相当于900美元);(9)恩格尔系数50%;2、人民生活水平(权重42%)(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

5、入2400元;(3)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4)城镇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2平方米;(5)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5平方米;(6)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75克;(7)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8平方米;(8)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3、人口素质(权重18%)(10)成人识字率85%;(11)人均预期寿命70岁;(12)婴儿死亡率3.1‰;4、精神生活(权重10%)(13)教育娱乐支出比重11%;(14)电视机普及率100%;5、生活环境(权重14%)(15)森林覆盖率15%;(16)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

6、100%。按上述标准,1990年全国小康实现程度为48%,2000年为96%,到2000年,从总体上看还有三个指标没有达到小康标准。即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066元,实现了84.85%;人均蛋白质摄入量为73克,实现了90%;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为83,实现了80.4%。这样经过20年的努力到2000年,我国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实现了从贫困、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及重点、难点问题(一)全面小康奋斗目标的具体内涵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是内涵丰富的目标体系。它至少包含下内容。1、经济目

7、标①经济总量目标。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在2000年的基础上再翻两番,达到35.6万亿元人民币,折合4.32万亿美元。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②基本实现工业化目标。工业经济替代农业经济成为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发展阶段,突出表现为制造业增加值和就业人口比重的持续上升。③三大差别扩大趋势逐步扭转目标。即工农、城乡、地区差距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用改制和政策调控等手段积极遏制三大差别的扩大。④人民生活目标。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生活更加富足。2、政治目标①发

8、展和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的目标。②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目标。③公民权益的尊重和保障目标。①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目标。②公民接受良好教育的目标。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以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3、文化目标4、社会和谐发展目标(二)全面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