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178452
大小:1.48 M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7-24
《埃森哲2016年技术展望 数字时代,以人为本(报告摘要)-2016-china》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报告摘要埃森哲2016年技术展望数字时代,以人为本数字时代的竞争中,技术能力固然重要,人则是制胜之本。虽然了解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和行为仍然重要,但真正的决定性因素是公司与时俱进改进企业文化的能力,即企业员工能否在积极利用新兴技术的同时,拥抱技术所驱动的全新商业战略。2#2016年技术展望2016年技术展望企业必须专注于如何帮助消费者、员工、合作者等利益相关人员更多地利用技术获得成功。企业还必须培育新的公司文化,以技术为手段,帮助员工不断调整和学习、持续创造新型解决方案、推动变革、挑战现状。在以技术为上的时代,真正的领军企业必将以人为
2、本。要在数字化世界中取得成功绝非易事,不能单靠采用更多的新技术,或(如一些人所担忧的)就用技术替代人工。3#2016年技术展望2016年技术展望数字文化冲击数字化革命正在展开。我们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技术已成为各个经济部门的主导力量。来源:《数字化颠覆:实现乘数效应的增长》,埃森哲,2016年1月。2020年,数字经济将占据全球GDP的25%#2016年技术展望数字经济占据了全球GDP的22%,并仍在快速增长。我们预计,该比例将在2020年达到25%,而2005年这一比例为15%。1数字技术已无处不在,带来空前的变革。层出不穷的
3、新技术和解决方案、远超以往的庞大数据量、新旧系统混合,以及不断涌现的(企业内外)协作方式、联盟、初创企业……崭新的格局令人眼花缭乱。另一方面,数字化消费者也在不断成熟,他们对服务、速度和个性化有着全新的期望值,而这仅仅是开始。此外,随着“00后”在新时代的成长,他们拥有不同以往的新理念和抱负,他们既是新一代的消费者,也是企业新一代的员工。作为“数字化原住民”,他们认为世界随其而变,对工作安排方式抱着不同的看法。一方面,日渐普及的协作技术正在改变长久以来的就业模式;另一方面,自由职业和综合性职业的发展也在重新塑造就业者对于工作时间、地
4、点和方式的认识。这些都将形成一种新的常态。埃森哲面向3,100多位IT和业务高管开展的全球技术调研显示(见图1),86%的受访者认为:未来三年,其所在行业的技术革新步伐将显著加快,甚至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很多企业受到数字技术的冲击,已意识到自身变革势在必行,但却力不从心。一些企业在估算需要完成的海量工作后,发现毫无头绪、无从下手。这很正常。但无论任务多么艰巨,他们都需着手对产品、经营模式和所有相关流程进行改造。他们不但要掌握新的技能,还必须纵观生态圈,以更为灵活、合适的方式与合作伙伴开展新的协作。这就要求企业以全新的视角审视自身的
5、运作环节——尤其是人。企业首先要做的是鼓励员工适应和接受这些变革,制定人员培养新策略,以及管理和激励措施。随着业务的全面数字化,企业、员工及组织文化需要同步完成数字化转型。42016年技术展望在未来三年内,您认为技术变革速度会如何变化?众多企业都面临着数字文化的冲击,要克服不适应并不容易。但一些领先企业的做法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不仅许多大的技术企业拥有充满活力的数字文化,其他行业中也不乏先行者。例如,作为唯一一家总部位于硅谷的航空公司,维珍美国(VirginAmerica)借鉴了周边科技企业的颠覆性理念,在飞机上开通社交网络,挖掘新
6、的购票方式,从各个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试验。公司甚至发动了三万名常旅客联合到Change.org上请愿,要求达拉斯爱田机场为该公司增开两个登机口,最终请愿成功;作为对这些常旅客的回报,维珍美国采取现金回馈的方式,在上市前向他们给予股权激励。事实证明,这些创新换取了丰厚的回报:2014年,公司营收高达近15亿美元,并且在IPO中成功募集到了3.06亿美元。228%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58%飞速发展12%略为加快1%平稳发展1%减速发展#2016年技术展望来源:《埃森哲2016年技术展望》调研52016年技术展望企业文化转型的基石灵
7、变组织数据驱动充满活力的数字文化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我们认为,托起企业数字文化的有四大基石:灵变组织、数据驱动、主动颠覆以及数字化风险。这四大支柱中最基本的是灵变组织,这意味着改变企业的运营方式。若像技术型或互联网公司那样高速运营,企业势必要以敏捷运营为目标,培养新技能、建立新流程、开发新产品,并且打造全新的工作方式。于是,企业需要新的IT技术,DevOps模式和实践来支持IT运维,SOA和云来支持扩展性,SaaS来支持运行效率,IT架构来支持敏捷性,还有各种平台来支持企业协作。不过,要做到这一切需要企业上下一心,认可并接受变革。无
8、论在哪个岗位,所有员工都要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技其次,转型还要以数据为驱动。能做到这点的企业屈指可数。过去几年,我们听到看到了很多有关提高企业数据和分析能力的主张,但真正的数据驱动型企业,不能只靠提升分析工具性能或分析人员技能来达成,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