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差异与管理下ga

个体差异与管理下ga

ID:40168150

大小:382.06 KB

页数:74页

时间:2019-07-24

个体差异与管理下ga_第1页
个体差异与管理下ga_第2页
个体差异与管理下ga_第3页
个体差异与管理下ga_第4页
个体差异与管理下ga_第5页
资源描述:

《个体差异与管理下ga》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个体差异与管理第一节认知差异与管理一、知觉、社会知觉和自我知觉的概念(一)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二)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三)社会知觉是指主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人的知觉1)对他人的知觉(对某人的需要、动机、价值观、兴趣、能力、性格等的知觉)2)对人际关系的知觉(以各种交际行为为感知对象,包括自己与他人,他人与他人的关系)3)对角色的知觉(父母角色、领导者角色……)4)对因果关系的知觉(原因和结果的判断)二、知觉的过程和影响知觉的因素(一)知觉过程观察—选择—组织—解释—反应知觉归类知觉归

2、类就是利用连续性、封闭性、接近性和相似性的原理将各个刺激组织成为有意义的知觉形式。(二)产生错误知觉的原因1)知觉防御2)首因效应3)晕轮效应4)投射雇员:天生懒惰工作是为了生活回避责任没有抱负寻求安全雇员:天生勤奋自我约束勇于承担责任具有创造能力有高层次的需求三、知觉差异与管理(一)X理论与Y理论MG2-31X理论X理论认为:(1)人一般来说天生就是懒惰的,并设法逃避工作;(2)缺乏进取心,宁愿接受别人指挥,不原意承担责任;(3)安于现状,习惯守旧,反对变革,个人安全第一;(4)缺乏理性,容易受环境和别人的影响作出一些不合时宜的行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道

3、格拉斯·麦克里格对古典的传统管理理论的概括Y理论Y理论认为:(1)人并非天生懒惰,要求工作是人的本能;(2)逃避责任,缺乏进取心是某种外部原因造成的,不是人的本性;(3)大多数人对自己参与的工作目标,能够“自我指挥”和“自我控制”,不需要组织的强制和惩罚;(4)参与工作是需要报酬的,但最重要的报酬不是金钱,而是自主、自尊和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5)大多数人都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能处理好工作中遇到的问题;(6)在现代社会生活条件下,一般人的潜能只得到了部分的发挥。管理方式:X理论管理者关心的是工作效率和完成任务管理者职能是计划、组织、指挥、监督管理

4、者用职权发号施令使下属服从不考虑感情上和道义上对人的尊重强调严密的组织、规则、制度用金钱收买下属的效力和服从MG2-32管理方式:Y理论管理者的任务是创造使人能发挥才能的工作环境管理者不是指挥者、调节者或监督者,而是辅助者、支持者、帮助者让下属承担更多的责任,促使其做出成绩,满足其自我实现需要给与更多自主权,实行自我控制、参与管理和决策MG2-33(二)归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海德1958年提出)1.人们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问题。包括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的分析。2.社会推论问题。根据人们的行为及其结果,来对行为者稳定的心理特征和素质、个性差

5、异作出合理的推论。3.行为的期望与预测。根据过去的典型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在某种条件下,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可能行为。(二)归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海德1958年提出)内因外因稳定不稳定稳定不稳定可控平时努力及时努力偏见他人帮助不可控能力精神状态、疾病任务难度运气第二节价值观、态度差异与管理一、价值观与管理(一)价值观什么是伟大?(一)价值观金钱、友谊、权力、美貌、自尊、工作成就对国家的贡献(一)价值观的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在满足主观需要方面的有用性、重要性、有效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这是人们的一种观点和信念,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二)价值观的形成取决于人生观和

6、世界观家庭、环境(三)价值观的分类按对象分:个人价值观、集体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个人价值观:……集体价值观:顾客就是上帝、信息就是资源社会价值观: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效率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按有无价值分:史布兰格把人的价值观分为以下六种:理性、经济、社会、政治、宗教、审美按不同行为方式划分:格雷夫斯反应型、忠诚型、自我中心型、顺从型、权术型、社交中心型、现实主义型按经营管理所追求的目标分:最大利润、委托管理、工作生活质量我国企业经营管理价值观:生产型(79年以前)生产经营型(改革开放以来)经营型(92年党的14次代表大会提出市场经济以来)(四)价值观在管

7、理中的作用1)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2)管理者在了解每个员工价值观差异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工作绩效3)是形成企业经营管理行为的基础4)可作为招牌新员工、提升新管理者的标准二、态度差异与管理(一)态度的概念是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态度的成分:认知:感知、思维、理解、看法等情感:喜好-厌恶,尊敬-轻视热爱-仇恨,同情-冷漠意向:行为准备状态态度并非行为,而行为以态度为内在的心理动力。罗曼·文森特·皮尔关于自尊的名著《态度决定一切!》(连续十年都位居美国最畅销书排行榜)(二)态度的特性1、态度的社会性:指人的态

8、度产生于社会中,并指向和作用于社会2、态度的针对性:指任何一种态度都有其相应的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