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146129
大小:2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23
《谈谈古汉语的名词活用为状语的现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谈古汉语的名词活用为状语的现象定远中学桑发廷在古汉语中,名词可以有多种活用。可以活用作动词,如“范增数目项王”(《史记·鸿门宴》)的“目”即译为“对……使眼色”;可以活用作使动词,如“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之死》)的“王”即译为“使我成为王”;可以活用作意动词,如“孟尝君客我”(《战国策·齐策》)的“客”即译为“以我为客”;除以上几种活用以外,古汉语的名词还可以活用作状语。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古汉语的名词活用作状语的几种现象。第一,古汉语的时间名词常活用作状语。例如,“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左传·烛
2、之武退秦师》)句中的“朝”和“夕”;“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史记·鸿门宴》)句中的“夜”;“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句中的“日”和“月”“将出,日与其徒置酒酣歌达曙。”(方苞《狱中杂记》)句中的“日”等等。这里的朝、夕、夜、日、月等时间名词,一般用在动词的前面,不做主语,只好活用作状语了。第二,古汉语的地点名词常活用作状语。例如,“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斥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句中的“廷”;“蜀太守以下郊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句中的“郊”;“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史记·鸿门宴》)句中的“间”等等。这几句中的廷、郊、
3、间等地点名词,都出现在动词前,不做主语,就活用作状语了。第三,古汉语的方位名词常活用作状语。例如:“河渭不足,北饮大泽”(《山海经·夸父逐日》)句中的“北”;“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赋》)句中的“北”和“西”;“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史记·项羽之死》)句中的“南”;“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王勃《滕王阁序》)句中的“上”和“下”等等。这里的北、西、南、上、下等方位名词,都出现在动词的前面,不做句子的主语,就活用作状语了。第四,古汉语的称谓名词常活用作状语。例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鸿门宴》)句中的“
4、兄”;“张苍德王陵,……及苍贵,常父事王陵。”(《史记·张丞相列传》)句中的“父”;“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史记·循吏列传》)句中的“儿”;“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句中的“客”等等。这里的兄、父、儿、客等对人称谓的名词,都出现在动词的前面,不做主语,就活用成为状语了。第五,其他一些普通的名词如果用在动词前面,不做主语,一般也活用作状语。例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列子·愚公移山》)句中的“箕畚”;“岸土赤而壁立。”(陆游《入蜀记》)句中的“壁”;“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苏洵《六国论》)句中的“理”
5、;“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史记·鸿门宴》)句中的“翼”;“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聊斋志异·狼》)句中的“犬”等等。这几个句子中的箕畚、壁、理、翼、犬等名词,用在动词前面,不做主语,就活用作状语了。从以上几种现象中可以看出,在古汉语中,名词活用作状语的条件一般有两个:一个是这个名词必须在句子的动词谓语前面,一个是这个句子必须具有其他的主语。例如“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史记·鸿门宴》)中的“常以身翼蔽沛公”一句,“翼”字用在动词谓语“蔽”字前,而该句的主语不是名词“翼”而是“项伯”,因而名词“
6、翼”只能活用成状语。从翻译的角度来看,作状语的名词,一般要在活用的名词前加上一个介词或介词结构翻译成介宾短语,也可以在活用的名词后加上结构助词“地”。如上例“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句中的“朝”和“夕”就可以译成“在早上”“在晚上”,“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史记·鸿门宴》)句中的“间”就可以译成“从小路”“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赋》)句中的“北”和“西”,就可以译成“向北”“向西”,“张苍德王陵,……及苍贵,常父事王陵。”(《史记·张丞相列传》)句中的“父”就可以译成“像对待父亲一样”,“
7、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苏洵《六国论》)句中的“理”就可以译成“按照道理来说”,“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句中的“日”和“月”,就可以译成“一天天地”“一月月地”等等。2015/6/2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