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103134
大小:884.5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9-07-21
《公开课第7讲近代前期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840至1900年左右中国军民为反抗外来侵略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救亡与图存明考纲要求知课程标准1、1840—1900年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2、辛亥革命3、五四运动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2、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3、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第7讲近代前期的抗争与探索近代前期“中国的脊梁”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爱国将领奋起反抗,前赴后继:林则徐、魏源;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无产阶级五四运动近代前期有哪些“中国的脊梁”在抗争和探索?夯实基础太平天国运动背景:阶级矛盾尖锐,广西自然灾害严重,洪秀全建立“拜上帝会”天国兴衰兴起:1851年在广西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发展:1853年攻占南京,定都于此,建立对峙政权全盛:进行北伐和西征,1856年在军事上达到全盛在政权建设上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天京事变:1856年诸王内讧,由盛转衰。改革:起用陈玉成、李秀成、洪仁玕,洪仁玕提出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资政新篇》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意义: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纲常名教,动摇了
3、清王朝统治的政治基础;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提出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失败原因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考点一:太平天国运动整体感知考点一:太平天国运动基础检测1、太平天国运动的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_____矛盾尖锐2、太平天国运动颁布的文献;由盛转衰的标志;3、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4、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5、(2010·山东文综,11)下图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A.太平天国运动B.
4、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北伐战争6.(史观角度)在一堂“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研讨课上,四位同学都达成了“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的共识,并阐明了自己的依据,你认为正确的是()A.甲同学: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B.乙同学:太平天国颁布了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政新篇》C、丙同学:太平天国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D、丁同学:太平天国运动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解析】太平天国对于近代化的意义在于沉重打击了腐朽的封建清政府,从而为近代化扫清道路。【答案】C辛亥革命背景:帝国主义侵华
5、加剧;清政府内外交困,进行“新政”中国同盟会(第一资政党)1905年,制定“驱除靼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6字革命纲领,后发展为三民主义与改良派进行论战,使革命思想深有入人心发动多次武装起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促使革命高涨高潮1911年10月10日发动武昌起义并取得成功成立湖北军政府,全国多个省独立,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1912年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孙中山任总统颁布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1912年2月清帝退位,君主专制被推翻,帝制结束失败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与妥协;中外勾结破坏,共同篡夺意
6、义:是一次比较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颁布了《临时约法》,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从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整体感知考点二:辛亥革命【误区提示】辛亥革命推翻的并非封建制度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不是封建制度。封建制度基本内涵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等几个层面。而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这一基本的政治制度,而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封建土地所有制并未改变,封建思想在国民头脑中还根深蒂固。因此,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说辛亥革命推翻或结束了中国封建制度。特别说明:清王
7、朝与中华民国政权的本质区别在于清王朝是封建君主专制政权,中华民国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的建立体现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考点二:辛亥革命基础检测1、在中国近代史上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是__________。2、武昌起义的影响;《临时约法》颁布的意义;3、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4、评价辛亥革命5、(2010·安徽文综,15)左图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漫画《葫芦尚未捺下,瓢儿又起来了》,它表明()A.清朝统治面临崩溃B.保路风潮已被镇压C.武昌起义即将爆发D.革命派的实力强大6、史料:孙中山是中国
8、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中华文明史》第4章根据材料指出孙中山的学说有何特点?结合史实说明孙中山是中国“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思路提示:孙中山思想体系的核心特点根据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