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096906
大小:1.28 MB
页数:38页
时间:2019-07-21
《先秦时期的教育(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节孟子的教育思想一、生平与教育活动二、论教育作用三、论教育目的四、论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五、论教学原则与方法一、生平与教育活动孟子,名轲,战国中叶鲁国邹(今山东邹县)人,孟子是孔子之孙子思的门徒,子思、孟子之学被后世称为思孟学派。作为孔子思想的嫡传,孟子被后世统治者尊称为“亚圣”。一、生平与教育活动孟子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教育事业,他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视为人生的三大乐趣之一。《孟子》七篇是研究其教育思想的主要资料。二、论教育作用孟子论教育作用,是以其政治主张和哲学思想为基础的。一方面强调教育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又强调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在政治上,他主张“
2、施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二、论教育作用2、在哲学上,提出“性善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认为人人都有恻隐(怜悯)、羞恶、恭敬和判断是非善恶的本能,这四种倾向即构成”仁义礼智”等道德意识,它是人心固有的,不是通过学习从外界获得的。因此他断定”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二、论教育作用不过孟子所说的
3、性本善,并不是说人性中具有纯粹的完全的道德,只是说人性中具有“善端”,即善的因素或萌芽。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找回散失的善的本性,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端,因此他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三、论教育目的孟子主张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君子”、“圣贤”及“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从教育对社会的影响这个角度来看,孟子明确概括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目的——“明人伦”——“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
4、,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所谓“明人伦”,就是“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四、论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一)持志养气孟子认为,道德教育的首要问题便是“尚志”、“持志”,即坚持崇高的志向。“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在立志问题上,孟子提出修身而养气的观点。“志一则动气,气一则动志。”“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之气是集义而生。四、论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二)动心忍性强调意志锻炼的重要性,主张在逆境中得到磨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
5、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四、论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三)存心养性人人虽然生来就有仁义礼智的善端,但是善端要形成实在是善性要靠存养和扩充。孟子认为存养的障碍来自于人的耳目之欲。所以孟子主张寡欲,他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四、论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四)反求诸己“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五、论教学原则与方法(一)深造自得孟子强调学习、修身的关键在于自得。“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左右逢其源。”学习的深化,必须
6、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尤其是学习中要有独立思考精神,读书是必要的,但应求理解,而不能书云亦云,对前代的文献典籍,不要轻信,不能盲从。五、论教学原则与方法(二)盈科而进这里指学习和教学过程要循序渐进。“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其进锐者,其退速。”孟子还以“揠苗助长”的寓言来说明循序渐进的重要性。五、论教学原则与方法(三)专心有恒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孟子主张专心致志的同时,还提出了持
7、之以恒的思想。他告诫学生说“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反对“一曝十寒”的学习态度,“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五、论教学原则与方法(四)教亦多术学习主要靠学生深造自得、专心有恒,但教师也不是无所作为的,教师的作用在于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思维,因此,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