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和抗病毒药》ppt课件

《抗菌药和抗病毒药》ppt课件

ID:40054492

大小:890.00 KB

页数:127页

时间:2019-07-18

《抗菌药和抗病毒药》ppt课件_第1页
《抗菌药和抗病毒药》ppt课件_第2页
《抗菌药和抗病毒药》ppt课件_第3页
《抗菌药和抗病毒药》ppt课件_第4页
《抗菌药和抗病毒药》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抗菌药和抗病毒药》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抗菌药和抗病毒药AntimicrobialandAntiviralDrug本章内容第一节药磺胺类药物及抗菌增效剂第二节喹诺酮类抗菌第三节抗结核药第四节抗真菌药:克霉唑第五节抗病毒药:阿昔洛韦第一节磺胺类药物及抗菌增效剂AntimicrobialSulfonamidesandAntibacterialSynerists一、磺胺类药物的发展:“对溶血性链球菌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使每个诊所都惧怕链球菌败血症,死亡率约75%。在最寒冷的冬天,医院的床位全被丹毒和乳头炎病人占满,所有病人都是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非治疗性球菌脑膜炎死亡率为100%….”-----Spink百浪多息Domagk,

2、德国1931,300个偶氮化合物1932,K1730,百浪多息Domagk1939,获诺贝尔医学奖磺胺类药物的发展控制了死亡率很高的肺炎、脑膜炎等开辟了从代谢拮抗寻找新药的途径,对药物化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磺胺类药物的发展状况:1946年已经合成了5500多种磺胺类化合物,应用于临床的有20余种。40年代青霉素的问世及在临床上应用,一度使磺胺类药物的研究发展受阻。但随着青霉素的不稳定性、过敏性、耐药性等缺点的暴露,使磺胺类药物的研究再度受到关注,磺胺类药物的开发进入一个新时期。磺胺嘧啶、磺胺甲基异恶唑、磺胺醋酰等。二、典型药物:药物介绍:磺胺嘧啶(Sulfadiazine)磺胺

3、嘧啶(Sulfadiazine)的用途用于脑膜炎球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的感染。在脑脊液中浓度占血药浓度的40-80%,治疗流行性脑炎;磺胺甲基异恶唑Sulfamethoxazol-SMZ新诺明磺胺甲基异恶唑的命名4-氨基-N-(5-甲基-3-异恶唑基)-苯磺酰胺磺胺甲基异噁唑SMZ的合成磺胺甲基异恶唑的用途与甲氧苄啶以5:1合用;用于泌尿道、呼吸道感染及伤寒、布氏杆菌病等;磺胺醋酰Sulfacetamide-SA4-氨基-N-乙酰苯磺酰胺磺胺醋酰的用途用于沙眼、结膜炎及其他眼部疾患构效关系:磺胺SN是必须结构取代基互为对位引入其它基团,抑菌活性降低或丧失构效关系无取代基,或

4、取代基易代谢除去单取代好,双取代无效,芳杂环活性好三、理化性质41、4-N为碱性;1-N为酸性;PH3-5;2、白色结晶,无嗅无味;3、乙醇或丙酮中微溶;水、乙醚不溶。四、作用机理Wood-Fields的代谢拮抗学说磺胺类药物与细菌生长所需的对氨基苯甲酸(PABA)产生竞争性拮抗,干扰了细菌的正常生长,因此有抑菌作用。作用机理1、电荷分布相似;2、结构相似:长-0.68nm,宽-0.23nm作用机理四氢叶酸二氢叶酸对氨基苯甲酸,谷氨酸,二氢喋啶焦磷酸酯二氢叶酸合成酶二氢叶酸还原酶磺胺类药物,选择性作用机理代谢拮抗:采用电子等排的原理,改变基本代谢物的结构,使其与基本代谢物竞争性的

5、与体内酶相互作用,抑制酶的催化作用;或干扰基本代谢物的被利用,形成伪生物大分子,导致致死合成。抗菌增效剂典型药物:甲氧苄啶TMP5-[(3,4,5-三甲氧基苯基)-甲基]-2,4-嘧啶二胺甲氧苄胺嘧啶甲氧苄啶的性质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溶于冰醋酸,微溶于氯仿,在水中几乎不溶无嗅、味苦甲氧苄啶的作用机理对氨基苯甲酸,谷氨酸,二氢喋啶焦磷酸酯四氢叶酸二氢叶酸二氢叶酸合成酶二氢叶酸还原酶磺胺类药物甲氧苄啶甲氧苄啶的临床用途与磺胺甲基异恶唑合用,称为复方新诺明可与四环素、庆大霉素合用;治疗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肠道感染、脑膜炎、败血症;治疗伤寒、副伤寒;第二节喹诺酮类抗菌药Quinolo

6、neAntimicrobialAgent喹诺酮类抗菌药是一类以原核生物DNA促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为作用靶点的合成抗菌药。自1962年萘啶酸(NalidixicAcid)被发现以来,此类药物发展极为迅速,已经成为仅次于β-内酰胺抗生素的抗菌药物。喹诺酮类药物发展史1962萘啶酸抗G-菌,易产生耐药性,作用时间短,中枢副作用大,现已少用。结构新颖,简单易与合成1978年,诺氟沙星,氟喹诺酮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口服吸收好,副作用小;结构简单,成本低;喹诺酮类药物1、根据结构分类(1)萘啶酸类(2)增啉羧酸类(3)吡啶并嘧啶羧酸类(4)喹啉羧酸类萘啶酸类依诺沙星R1=EtR6=FR7=

7、哌嗪增啉羧酸类西诺沙星R1=--CH2CH3吡啶并嘧啶羧酸类吡哌酸R1=-CH2CH3R7=哌嗪喹啉羧酸类新一代沙星类药物R6=FR7=哌嗪喹诺酮类:诺氟沙星、氧氟沙星、斯帕沙星、替马氟沙星改善吸收,提高血药浓度失败案例替马氟沙星1992FDA批准上市3月内30万病人使用50人出现严重毒性,5人死亡7月被取消典型药物第一代萘啶酸:G-,抗菌谱窄,口服吸收差,易产生耐药性,中枢副作用。第二代吡哌酸分子中引入对DAN促旋酶有亲和作用的哌嗪基团,使其抗菌活性大大增加,抗菌谱增加。增加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