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字艺术─书法

中国文字艺术─书法

ID:40024047

大小:381.8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7-17

中国文字艺术─书法_第1页
中国文字艺术─书法_第2页
中国文字艺术─书法_第3页
中国文字艺术─书法_第4页
中国文字艺术─书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文字艺术─书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國文字藝術─書法介紹完四寶後,到我們的主角了。我們將為大家介紹中國書法的五種書體,從而加強大家對書法的認識篆隸草行楷五大書體篆書中國書法的萌芽始於殷商時代的甲骨文,由於商朝的占卜活動頻繁,文字符號需要有相當精湛的技巧要求及審美要求,書法因而隨之而生。周代的金文與商代的甲骨文是直接相襲,屬同一體系的文字。它是鑄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又稱鐘鼎文、大篆,其主要內容是祀典、賜封、征伐、約契等。大篆傳為周宣王太使籀所做,其後盛行於西秦為有別秦統一後之篆書,故稱之為大篆。大篆傳世之作品極少,一般以石鼓文、詛楚文為代表。大篆字體比金文端整,結構卻較小篆複雜。鐘鼎文

2、與甲骨文石鼓文鐘鼎文祭祀狩獵塗硃牛骨刻辭篆書小篆是秦統一之後的一種書體,所謂「語言異聲,文字異形」,【說文解字】云:「秦始皇出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凡大篆字體去其繁複、汰其怪異,而成所謂的「小篆」。其結構由方整變為長方,講求的是筆畫首尾租細一致、分間白均勻、型態左右對稱及重心平衡。小篆傳世的作品多為碑刻,均秦始皇巡視天下,記頌功德之作,其文字傳均出於秦丞相李斯手筆。小篆由秦代開始發展及至唐代,也得到人們臨摹,因此發展也算不俗;但唐及以後等時代,行、草、楷等迅速冒起,小篆登時要靠邊站了!篆書三體石經泰山刻

3、石瑯琊台刻石隸書隸書主要是由金文及民間自由書寫演化而來,也間接受到大小篆的影響。載籍稱隸書是在秦始皇時的程邈所造,程邈在獄中潛心改進文字,將當時通行的小篆的筆畫加以簡化整理,以利獄吏使用,故稱隸書。不過,程邈可能並不是創造隸書的第一人。從四川縣青川鎮城郊郝家坪的戰國土坑墓中出土的一件秦更新田律的木牘,上面寫的文字也是隸書體勢,經考證為秦武王二年(西元309年)的出品比秦始皇統一中國要早八十多年,可見隸書在程邈以前,早在民間通行了一段很長的時間。事實上,一種書體的完成,是經過眾人長時間應用而自然形成,絕不是一個人在一時一地所能創造的。隸書大致可分為古隸

4、和八分。凡秦漢時代波磔不甚顯露的,都屬古隸;隸書而筆畫型態有蠶頭雁尾,波勢明顯的隸書,便屬於八分書。魏晉以後,到明朝間,是隸書發展的低潮時期,雖有不少名家,但大多數的碑帖都寫不出漢隸的韻味,難以回復舊貌!及至清代,雖然偶有名家的佳作,但知秦漢相比,已有不少改變。隸書乙瑛碑漢隸[古隸]魯孝王刻石[八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