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004254
大小:6.43 MB
页数:86页
时间:2019-07-17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职业病危害与预防长沙市安全监管局蒋运良(2014年6月)联系电话:8866656913975129479主要内容一、职业病概念及相关知识二、常见职业病危害及其预防三、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一、职业病概念及相关知识(一)职业病●职业病的概念:职业病是伴随社会经济发展的公共卫生问题。发病具有潜伏期的特点。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人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影响劳动能力,这类疾病统称为职业病。●法定职业病:许多国家由政府立法明文规定了职业病的范围,将列于职业病名单上的疾病
2、称为法定职业病或规定的职业病。我国法定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我国公布的职业病名单中,57年为14种;87年为9类102种;2002年为十大类115种职业病#。■我国职业病发病形势□2010年,新发职业病27240例,比2009年增长50.3%,尘肺23812例,占87.5%,比2009年增长64.3%。□尘肺病发病居高不下,群发性尘肺病时有发生。近几年诊断尘肺病新病例数超过100例的群体性病例报告有13起。□近15年平均每年新发尘肺病
3、人近1万例,全国尘肺病累计发病近70万例。●湖南省2011年度职业病发病情况①新发职业病3158例②尘肺占84.07%、慢性职业中毒占13.71%(铅及其化合物、砷、苯)急性中毒占1.01%(H2S)③地区排名:邵阳(1428例,45.21%)娄底(358例,11.33%)常德(246例,7.78%)■职业病危害转移严重◎劳动者流动性大→我国有近2亿农业劳动力,其中相当部分人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由于劳动关系不固定,农民工流动性大,接触职业病危害情况十分复杂,其健康影响难以准确估计。◎职业病危害转移趋势→由境外向境内转移;→由经济发达地区
4、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由大中城市向乡村转移;→由大中型企业向中小型企业转移。■职业病特点:□病因明确。病因即职业性有害因素,在控制病因或作用条件后,可以消除或减少发病。(怪病)□存在剂量-反应关系。所接触的病因大多可以检测和识别的,其强度或浓度需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致病□有一定的发病率。接触同样职业性有害因素人群中常有一定数量发病,很少出现个别病例。(恒盛)□早期是可逆的。大多数职业病早期的病理生理变化往往是可逆的,如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妥善处理,预后较好。□缺乏特效治疗方法。大多数职业病,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应着眼于保护人群健康
5、的预防措施。■职业病具有的特性□危害因素的隐匿性:X射线等眼睛看不到,身体也感觉不到他们的存在,但它们对人体的伤害却是致命的□发病过程的累积性:受到小剂量的射线伤害后,不是马上就有反应,有的是几年甚至是几十年才出现症状□容易与一般疾病混淆的混同性:出现苯中毒,有的人最初的症状就像感冒似的□危害损害不确定因素多:劳动者受到职业危害损害了,什么时候表现出来?有的潜伏期很长(如尘肺病潜伏期长的有20多年),这是迁移的不确定性;一种原因造成多个结果,多个原因造成一个结果(如一种毒物可以引起几种器官造成损害,多种毒物可以同时造成一种器官损害)因果
6、关系的不确定性;职业危害对劳动者造成的损害,程度因人而异(如对敏感人群造成的损害严重),损害后果的不确定性。■我国法定职业病分为10大类115种,主要有:◆尘肺病(13种):矽肺、煤工尘肺、石棉肺等。◆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职业中毒(56种):铅、汞、锰、镉及其化合物中毒,硫化氢、一氧化碳、苯、甲苯、三氯乙烯等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中署、高原病等。◆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炭疽、布氏杆菌病。◆职业性皮肤病(8种):接触性皮炎、电光性皮炎。◆职业性眼病(3种):职业性白内障、电光性眼炎。◆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
7、种):噪声聋、铬鼻病。◆职业性肿瘤(8种):苯所致白血病、石棉所致肺癌。◆其他职业病(5种):金属烟热、职业性哮喘。(二)职业性有害因素职业性有害因素是导致职业性损害的致病原,其对健康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有害因素的性质和接触强度(剂量)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有害因素统称为职业性有害因素职业性有害因素◎职业性有害因素分类--按其来源分为:●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按其性质分为:◎化学因素有毒物质:金属及类金属、刺激性气体、窒息性气体、有机溶剂和农药等。生产性粉尘:有机粉尘、无机粉尘、混合
8、性粉尘等。◎物理因素异常气象条件、异常气压、噪声、振动、电磁辐射等◎生物因素病原微生物: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致病寄生虫:煤矿井下钩虫等。随着生产设备、使用的原料和生产工艺的变化而变化。●劳动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