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984742
大小:6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16
《北方交通大学课程建设管理办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北方交通大学课程建设管理办法一、总则1、课程建设的目的:课程建设的宗旨是提高课程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实现教学培养目标,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理论框架和思维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2、课程建设工作的好坏与各学院教学工作状况评价相联系,是评价各学院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二.课程分类与管理1、课程依教学培养计划的要求设置,所有课程严格按照归口单位进行管理,由课程归口的学院负责进行课程建设与管理。2、课程共分为四级:(1)校级重点课程:校级重点课程是由学院、学校两级教学管理部门研究确定,一般为主要公共基础课、专业主干课等。学校对校级重点课程给予一
2、定的经费支持,由学校和学院两级共同负责,重点建设;(2)学院级重点课程:学院级重点课程由各学院根据专业需要确定,一般为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条件成熟时,学院级重点课程可以升为校级重点课程;(3)A级课程:A级课程是除校级重点课程、学院级重点课程之外,教学条件较好,师资力量较强,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及教学辅助资料较为齐全的课程,条件成熟时,A级课程可以升为学院级重点课程;(4)除校级重点课程、学院级重点课程和A级课程以外,其它课程为B级课程。根据课程的建设情况,具备条件时,B级课程可以升为A级课程。3、各类课程的级别确定:校、院级重点课程评选立项按校、院重点课程
3、建设管理条例进行。A类课程评定由各学院组织进行,教务处抽查。根据课程建设的检查情况,课程级别可以做相应的调整。三、课程负责人1、每门课程均应设置课程负责人,由课程负责人具体负责课程的教学组织、课程的建设与管理工作。2、课程负责人应及时掌握本学科的发展前沿、最新学术成果及与相关学科的交叉和应用,提出本课程的建设与发展的长远规划与近期计划,并予以贯彻落实。3、校级重点课程负责人有关事项参见《北方交通大学校级重点课程管理条例》。4、课程负责人采取聘任制,任期两年,可以连任。课程负责人的聘任工作由学院组织进行。5、课程负责人的调换应及时报有关部门备案。院级重点课程负责人报教务
4、处备案,其它课程的负责人应在学院备案,四、课程建设目标1、校级重点课程参见《北方交通大学校级重点课程管理条例》进行建设。2、院级重点课程建设应达到以下目标:(1)有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和较高学术水平、教学水平的学术带头人;(2)有较高水平的教学大纲、完备的教学日历和教学辅助资料(包括教案,习题集、库,试题集、库,课件及其它教学资料等),选用合适的教材并指定教学参考书;(3)注重教学研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办法、教学改革、因材施教、素质培养、教书育人等方面有措施、有行动、有成果;(4)在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科学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的培养,教学效果良
5、好;(5)有实验环节的课程应重视加强实践环节的建设,具备良好的实验条件,提高实验质量。3、A类课程应达到以下目标:(1)有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和学术带头人;(2)有完善的、符合本课程教学目标的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和教案齐全,积极进行其它教学辅助资料的建设,选用合适的教材并指定教学参考书;(3)注重教学研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改革、考试办法、因材施教、素质培养、教书育人等方面有一定措施和成果;(4)在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科学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的培养,教学效果较好;(5)具备良好的实验条件,保证实验质量。4、B类课程应达到以下目标:(1)有符合本课程
6、教学目标的教学大纲、选用合适的教材,教学日历和教案齐全;(2)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安排较合理;(3)具备一定的实验条件。5、各级课程应以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为原则,积极合理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条件的课程可为远程教学做准备。五、课程建设管理1、课程建设规划(1)每门课程都应制订课程建设规划。其中,校级重点课程的课程建设规划报教务处,其它课程的课程建设规划报学院。(2)课程建设规划的内容包括:①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②课程建设的近期规划:包括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实验条件建设规划、教材建设规划、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规划;③为达到目标而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④明确提出需学院和学校提供
7、的条件(含经费)。(3)学院和课程建设归口单位根据课程建设规划合理、有效地分配教学资源,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课程的建设工作。2、课程建设总结(1)每学年末,均应进行本学年课程建设工作的总结,并提出下一学年工作的目标和重点,报有关部门备案。(2)课程建设工作总结包括以下内容:①师资队伍情况:教师姓名、职称、年龄;②实验条件:实验师资队伍、实验设备及条件、已开出的实验及教学方式;③课程建设情况: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及教学大纲、教材、教学手段、教学资料建设情况。与前一阶段相比,在哪些方面有了较大的突破和改革,效果如何;④课程建设规划落实情况:规划中任务的完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