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病种中医治疗难点及解决难点的思路与措施简化

优势病种中医治疗难点及解决难点的思路与措施简化

ID:39977241

大小:3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16

优势病种中医治疗难点及解决难点的思路与措施简化_第1页
优势病种中医治疗难点及解决难点的思路与措施简化_第2页
优势病种中医治疗难点及解决难点的思路与措施简化_第3页
优势病种中医治疗难点及解决难点的思路与措施简化_第4页
优势病种中医治疗难点及解决难点的思路与措施简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优势病种中医治疗难点及解决难点的思路与措施简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优势病种中医治疗难点及解决难点的思路与措施优势病种一:中风病:在2009年度治疗过程中主要存在卒中后偏瘫痉挛、失语2个难点。1、卒中后偏瘫痉挛1.1难点分析: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是脑卒中恢复期出现率极高的后遗综合征之一,发病率达80%。1.2解决思路:我们选取临床上治疗本病疗效较好的头针、夹脊穴配合Bobath康复技术,克服传统体针针刺的弊端,从神经电生理角度出发,究其根本病因制定选穴原则,使电针头针、电针夹脊穴、Bobath康复技术三要素优化组合,形成治疗脑卒中后患者偏瘫肢体痉挛状态的新方法---通督解痉法。1.3采取措施:通督解痉法:A.针刺取穴:主穴:

2、颈4~胸1夹脊穴,腰1~骶l夹脊穴,左右交替蛇形刺,左右交替。头针选取头皮针国际标准线:偏瘫肢体对侧顶旁1线、顶颞前斜线。B.针刺体位:坐位或俯卧位。C.操作方法:取穴后,用75%酒精对皮肤常规消毒,选用0.25×40mm毫针,颈4~胸1夹脊穴斜刺(针尖向脊柱方向,针身与皮肤呈45°~75°角)0.5~O.8寸、腰2~骶1夹脊穴斜刺(针尖向脊柱方向,针身与皮肤呈45°~75°角)0.5~0.8寸。采用平补平泻手法,针刺以得气后采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选择密波(100Hz)接于针柄进行电针治疗,强度以病人能承受为度,留针30分钟,日1次,周6次,1月为一疗

3、程。头针选取头皮针国际标准线:偏瘫肢体对侧顶旁1线、顶颞前斜线,平刺至帽状腱膜下,快速捻转2-3分钟,约200转/分,采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选择疏波(2Hz)接于针柄进行电针治疗,强度以病人能承受为度,留针30分钟,日1次,周6次,1月为一疗程。2、卒中后失语2.1难点分析:失语、吞咽功能障碍是中风后常见症状之一,对脑卒中的致残率及死亡率均有很大的影响,并可独立影响死亡率。2.2解决思路:舌部取穴,重点针刺舌体或周围穴位治疗中风失语。2.3采取措施:我们在临床实践基础上查阅大量文献,逐步形成了“解语利窍”针法。该针法取穴:风府、哑门、百会、印堂、风池(

4、双)、天柱(双)、舌尖(部位)、廉泉、金津、玉液、通里、健侧合谷。操作:梅花针循经叩刺头部诸经,“一虚一实”灵活弹刺,中度手法叩刺,重叩病灶侧语言区。毫针平刺百会、印堂0.5-0.8寸,廉泉透金津、玉液,强刺激滞针手法,速刺不留针,以患者自觉舌根部酸、麻、胀、痛为宜,通里施捻转泻法;风池、天柱刺入约1-1.5寸,针刺方向为刺向喉结方向,行滞针手法,留针30分钟。舌尖毫针散刺出穴,嘱患者进行吮吸,舌体少量出血为宜。风府、哑门直刺1-1.5寸,行滞针手法,速刺不留针;在针刺过程中指导患者发音或者做吞咽动作。每日1次,1周为一疗程。该疗法具有操作简单、无毒副作

5、用、安全有效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5现代康复手法的应用冰棒刺激双侧软腭及咽后壁区域,以出现咽腭弓收缩抬举和呕恶感为度,2次/d,10d1个疗程。。冰棒刺激咽喉可刺激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及舌下神经反射,通过形成反射传人中枢神经至皮质,传人延髓相应的神经核,调整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及舌下神经的功能,恢复大脑皮质对皮质脑干束的正常调节,从而恢复上运动神经元的功能,使构音、吞咽、舌肌运动及语言功能恢复。优势病种二、头部内伤(重型颅脑损伤):1、意识障碍:1.1难点分析:颅脑外伤后患者的死亡率已明显下降,但伤后植物生存、意识障碍的明显增加,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负

6、担。尽快促清醒是脑损伤后昏迷患者促醒治疗中的重点。1.2解决思路:针灸疗法可以缓解脑血管痉挛,改善损伤部位的血流量,促进建立有效的侧支循环,从而减轻脑水肿和高颅压,促进建立脑细胞代谢。1.3采取措施:在西医急救及基础治疗基础上进行中医治疗。中医辩证治疗疗效肯定,一并列举。急性期病情较急,多为脑气逆乱,窍闭神匿,神不导气,故治以醒脑开窍为法,以醒脑开窍针法加减。2、胃肠功能不全2.1难点分析:颅脑重症发生的多器官功能不全,几乎都发生在急症危重颅性病变经过急救或手术治疗后病情一度平稳的数日或一周内,在MODS中,胃肠道是首发器官,是MODS的“扳机因素”,因

7、此防治胃肠功能不全是防治MODS发生的关键因素。2.2解决思路:中医认为“胃气乃根本”,“有胃气则存,无胃气则死”,确立固护胃气的重要性,然脾与胃相表里,胃气之生,源于脾气的运化,结合《脾胃论》相关医籍记载,形成了疗效确切的处方——复胃汤。2.3采取措施:复胃汤治则:健脾化痰、消积导滞、通腑泄浊。方药:茯苓15g厚朴12g枳实15g半夏12g陈皮15g竹茹10g白术12g炒莱菔子15g炒山楂15g炒麦芽12g炒神曲12g大黄10g火麻仁30g党参10g川芎10g肉苁蓉12g用药方法:水煎后口服(鼻饲)、直肠滴注。2010年度中医治疗难点及解决措施优势病种

8、一:中风病1.肩手综合征1.1难点分析:肩手综合征不但严重阻碍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