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春季西南大学第四次学前心理学作业答案

2014年春季西南大学第四次学前心理学作业答案

ID:39965278

大小:17.0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16

2014年春季西南大学第四次学前心理学作业答案_第1页
2014年春季西南大学第四次学前心理学作业答案_第2页
2014年春季西南大学第四次学前心理学作业答案_第3页
2014年春季西南大学第四次学前心理学作业答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4年春季西南大学第四次学前心理学作业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4年春季西南大学第四次学前心理学作业答案论述题:1.论述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2.论述儿童早期自我意识的发展。3.试论述儿童语法结构的发展趋势。4.结合具体例子,论述同伴关系对幼儿发展的价值。5.试论述影响儿童攻击行为的因素。6.论述早期依恋对后期行为的影响。7.如何理解尊重儿童。8.试论述语言获得的强化理论。答案:1.(1)直觉行动思维。就是儿童在动作中进行思维,这种思维的进行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也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儿童在进行这种思维时,只能反映自身动作所能触及的具体事物,依靠动作思考

2、,而不是离开动作在动作之外思考。直觉行动思维一直可以延续到幼儿早期,直觉行动思维使儿童能对事物作出一定程度的概括,在刺激物的复杂关系和反应动作之间形成联系。(2)具体形象思维。主要表现在幼儿期,这一时期儿童的思维能借助表象认识个别对象。这种具体形象是直觉行动思维的演化结果。个体形象正是儿童直觉行动在思维中重复、浓缩而成的表象。具体形象思维有以下两个特点:①具体性和形象性。由于表象功能的发展,儿童思维逐渐从动作中解脱出来,也可以从直接感知的客体中转移出来,从而较直觉行动有更大的概括性和灵活性。②开始认识事物的

3、属性。幼儿时期往往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来认识和区别事物,到了中期(幼儿园中班),儿童就逐渐能认识事物的属性,开始依据事物的重要特征进行概括。(3)抽象逻辑思维。就是使用概念、判断、推理的思维形式进行的思维。通过抽象逻辑思维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以及事物内部的必然联系。抽象逻辑思维是借助人脑的最高产物――概念来完成的。2.第一阶段(5~8个月),无我状态。婴儿对镜像感兴趣,但对自己的镜像和他人的镜像并不分化,说明这一阶段的婴儿不能区别自己与他人。第二阶段(9~12个月),初步的主体自我。婴儿以自己的动作引起镜像

4、的动作,主动以自身动作与镜像匹配,表明婴儿对自己作为活动主体有了初步的认识。第三阶段(12~15个月),主体的自我发展。婴儿能区分由自己作出的活动与他人所作活动的区别,对自己镜像与自己活动之间的联系有了明确分化,主体自我得到明显发展。第四阶段(15~18个月),客体自我初步发展。婴儿开始把自己作为客体来认识,认识到客体特征来自主体特征(如自己的鼻子上的红点与镜像中的红鼻子的关系),对主体特征有了稳定的认识,客体自我得到初步发展。第五阶段(18~24个月)客体自我形成。婴儿开始用言语标示出自我,如使用代词"我

5、”、"你”来区别自己与他人,是客体自我形成的重要标志。3.儿童掌握了语音,仅仅是在掌握语言方面取得了一个最初的成就,但还不能认为已经掌握了语言。儿童要掌握语言,必须获得语法结构,掌握组词成句的规律。据我国心理学家朱曼殊、武进之、缪小春的研究,认为2~6岁儿童的语法结构大致按照以下发展趋势:(1)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幼儿早期的语言功能有表达情感、意动(语言和动作结合表示意愿)和指物三个方面。最初,这三个方面紧密结合,以后才逐渐分化。幼儿早期的语言不分词性,稍后才能在使用中逐步分化出修饰语和中心语,及名词和动

6、词等词性。(2)句子结构从简单到复杂。从最初出现的主谓不分的单词句到双词句而后发展到简单句,最后出现结构完整、层次分明的复合句。单词句是出现在1~1.5岁阶段的特定语言,这是人类共有的普遍语言现象,随后出现双词句、简单的主谓句、简单的动宾句简单的主谓宾句以及发展到后来的复杂句。复杂句在简单句的发展过程中同时平行的发展完善起来。(3)句子结构从不完整到完整。儿童最初的句子不仅简单,而且常常不完整,漏缺句子成分或者句子成分排列不合常规,随着年龄增长,句子日趋完整严密。(4)子长度由短到长。2岁儿童主要使用单词句

7、,其次是双词句;3岁儿童主要使用三词句,到了四岁,儿童使用句子的长度有较大发展,出现了11个词以上的句子。4.(1)帮助发现自我的功能。在同伴互动的过程中,儿童确定了自己相对于同龄伙伴的角色和地位,并在平等的环境中认识到领导者与追随者的角色,这样可以帮助儿童去自我中心,从而有利于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2)赋予社会知觉的功能。儿童与同伴交往中出现的冲突将导致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发展并促进社会交往技能的获得。同伴交往使儿童意识到积极的、富有成效的社会交往是通过与同伴的合作而获得的,有利于儿童学习有效的交往技能,有

8、利于其社会知觉的形成。(3)提供情感支持的功能。归属和爱以及尊重的需要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儿童这种需要的满足更多地从一般的同伴集体中获得。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无数的困惑与烦恼,会产生特别的焦虑和紧张。为此,儿童可以从同伴交往中得到宣泄、宽慰、同情和理解,因他们在感情上得到同伴的支持而产生安全感和责任感,他们相互帮助克服情绪上和心理上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获得良好的情感发展。5. (1)儿童的教养环境。对攻击性儿童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