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926944
大小:16.9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7-15
《古代官箴文化的思想体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古代官箴文化的思想体系 中国古代官箴文化具有广博的思想意蕴和深刻的思想内容,为传统社会的防腐倡廉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构建了完整的体系,即是为政之道,为政之德,为政之术的三者有机结合。 1·为政之道方面的内容。为政之道是官箴文化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准则,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大致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以“公”御私。“公”是为政之道的重要构成,指的是为国以“公”、为政以“公”,以“公”御私方能秉公处理政务。这是为政者必须具备的思想与准则。《礼记·礼运篇》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即把“为公”视为大道的内容与指导,强调其对为政的重要作用。此外,战国后期著名的法
2、家代表人物韩非子也指出:“明主之道,必明于公私之分,明法制,去私恩”;又说:“人臣有私心,有公义。修身洁白,而行公行正,居官无私,人臣之公义也。污行从欲,安身利家,人臣之私心也。”为此,“公私不可不明,法禁不可不审。”即认为“为公”是建设清明吏治的关键与首要原则,惟有遵行“为公”的道义与原则,才能实现“富国强兵”的政治目标。 (2)以“忠”御奸。“忠”同样是为政之道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准则,其强调的是尽忠于国家,尽忠于民族,绝不变节。与奸势不两立,成为御奸的重要思想武器。若君王顺乎民心,代表国家,忠君就体现为忠于国家。反之,昏君残民误国,就应起而率民反抗,绝不能实行“愚
3、忠”。孟子曾对齐宣王解释“汤放桀,武王伐纣”的天然合理性。即所谓:“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在孟子看来,忠于国家与民族是绝对的,忠君则是相对的。倘若独夫民贼执掌国柄,败坏国政,摧残民众,对他的放遂与征伐是救民于水火,是忠于国家与民族的具体表现。大周天子武则天在《臣轨》中做了进一步阐释:即所谓:“夫事君者,以忠正为基。忠正者,以慈惠为本。故为臣不能慈惠于百姓,而曰忠正于其君者,斯非至忠正者也。”下注云:“至忠之臣,则先慈惠百姓,而后忠正于其君也。”很显然,在惠民与忠君的取舍上,武则天更倾向于惠民的重要性。凡忠君者必先惠
4、民,惠民才能获得民心,而民心的向背又往往决定国家的存废。 (3)以“信”御诈。“信”指诚信,也是为政之道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准则。主政惟有诚信,方能有效地抵御狡诈。即如古人所解释说:“诚为无虚操,信为不愆期,言能忠诚信实者,则人皆爱矣。”把诚信作为当政者的重要原则与为政品格,认为惟有讲诚信方能赢得天下人的拥戴。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强调为政诚信的极端重要性。即所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为政诚信者:“为上易事,为下易知”吕不韦主持编纂的《吕氏春秋》也指出为政诚信的必要性。即:“信之为功大矣,”注云:“故君臣不信,则国政不安,有倾危也;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失慈孝也;兄弟不
5、信,则其情不亲,无恭友也;朋友不信,则其交易绝,不能久矣。”把诚信与否,看作是关乎国家安危,家庭和睦,朋友交往的重要准则,不可或缺。同时也将诚信作为为政者抵御奸诈的有效手段与方法。 (4)以“和”御离。“和”指的是合和,或者和睦,也是为政之道的重要准则。“和”与“离”相对,是抵御分裂动乱的有效思想武器。正如孔子所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孔子把“和”视为推行礼义道德的最高目标,凡事都应以“和”为标准,“和”成为治世的准则,也是当权者追求的理想境界。但实现“和”必须以礼义道德相约束,追求形式上的“和
6、谐”,只做表面文章,是不能实现“和”的真实境界的。 2·为政之德方面的内容 (1)以“清”御贪。“清”指清廉,是为政者必具的官德,也是防御贪腐发生的重要思想武器。正如武则天所说:“清静无为,则天与之时;恭廉守节,期地与之财”;“君子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伤廉。知为吏者,奉法以利人;不知为吏者,枉法以侵人;”两相比较,可以得出:“理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廉平之德,吏之宝也”;因为:“吏能廉平,则患难远己,故为宝也。”所以为政者必须懂得:“非其路而行之,虽劳不至;非其有而求之,虽强不得,越分故也;知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求非其有,知其不可故也”;惟其如此,“
7、君子行廉以全其真,守清以保其身,富贵不如义多,高位不如德尊。”武则天全面阐释了清廉之德于国于吏的重要指导意义,这不仅是她对以往官德建设的高度概括与总结,而且也是对贞观之治经验的抽象与升华,对后世的廉政建设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2)以“慎”御懈。“慎”指审慎或慎重,是为政者必须具备的官德之一。“慎”与“懈”相对,成为抵御荒嬉的有力思想武器。孔子阅尽春秋时期的历史沧桑,对为政以“慎”具有独到的见解。他曾说:为政慎者“终日言,不遗己之忧;终日行,不遗己之患。”曾子作为孔子的门徒,非常重视“慎”在为政中的作用,他认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并主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