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经济法律体系的思考

完善我国经济法律体系的思考

ID:39923878

大小:8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7-15

完善我国经济法律体系的思考_第1页
完善我国经济法律体系的思考_第2页
完善我国经济法律体系的思考_第3页
完善我国经济法律体系的思考_第4页
完善我国经济法律体系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完善我国经济法律体系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完善我国经济法律体系的思考——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循环经济的法律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尖锐,中国道路的另一面是高能耗、高污染的严重现实。于2009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是在循环经济立法层面的一大突破,但仍亟待完善。一、循环经济的法律界定《循环经济促进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成一个“

2、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促使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传统工业经济体系转轨到物质的合理使用和不断循环利用的经济体系,“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而没有真正的废弃物”,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从而逐步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二、不同行为主体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法律责任循环经济型社会的建设不是仅通过某一部分人的努力就可以实现的,在这样一个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过程中,既需要政府把握大方向,进行总体的规划,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及配套措施,对

3、实施的情况加以监管,又需要企业转变观念,从传统的仅对产品质量承担责任,延伸到产品废弃后的回收、利用和处置阶段;同时还要社会公众共同努力,培养循环经济理念,在日常生活消费时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一)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企业既是大部分产品的供应者,又是绝大多数污染物的直接生产者,因此企业行为将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环境的状况以及公民的生活品质。经济建设要求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这就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惟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再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

4、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随着环境变迁与时代的演进,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态度日益受到关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全球开始兴起声势浩大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1997年全球第一个关于企业道德的自愿性国际标准——全球社会责任标准体系(SA8000标准)出台;2002年,联合国推出呼吁全球企业界遵守社会责任的《联合国全球协约》,社会责任已成为世界上众多国家的商业惯例和企业家精神的重要内容。同时,对企业的社会责任用法律条文来加以规定也越来越成为各国立法的一项内容。在这股浪潮下,强调企业对社会的环境责任,理应为政府、企业、社会公众所共鸣。《循环经济促进法》区分不同情况,对生产者

5、在产品废弃后应当承担的回收、利用、处置等责任作了明确规定,从而使生产者的责任得到延伸,即从单纯的产品生产、利用延伸到产品废弃后的回收、利用、处置等责任。(二)政府的监管责任问题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型社会的过程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企业等微观主体,受利益驱使,追求利润最大化,普遍存在忽视社会和环境效益的问题。社会公众则因认识的局限性和短期性持观望和被动参与态度。因此,各级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综合运用经济、政策、法律等手段,在全社会推动循环经济的进程。我国资源与环境问题刻不容缓,同样的经济发展成果,我们是以牺牲更多资源和环境代价才获得的。因此.政府必须切实履行监管责任,加强执法

6、的力度,对不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给予严厉的惩罚。《循环经济促进法》提出建立循环经济的评价考核制度,有助于推动解决单纯以GDP指标衡量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弊端,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等循环经济发展目标纳入干部考核指标,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价政绩的重要依据,这一规定体现了我国政府环境管理思路的重大进步。(三)公众参与问题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参与,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充分调动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群众参与通常有两种途径:一是直接参与,即直接参与循环经济的监督、管理、决策等。公众的直接参与,可减轻政府和企业的环保压力;公众的某些自觉行为,如垃

7、圾分类堆放、自觉保持公共卫生等可减轻对环保的投入;公众从自身利益参与和论证,可帮助政府和企业全面考虑环保工作的得失,减少经济建设决策过程的失误,避免和减少损失;公众的直接参与还是对政府和企业行为的有效监督,针对政府监管不力、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的不当行为进行举报,可帮助解决环保执法力度不足的问题。《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公民有权举报各种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了解政府发展循环经济的信息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即充分肯定了公众在循环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公众参与的第二条途径是绿色消费,注重对废弃物的处置,减少或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转变观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