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考试重点汇总

2015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考试重点汇总

ID:39916516

大小:91.33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7-14

上传者:无敌小子
2015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考试重点汇总_第1页
2015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考试重点汇总_第2页
2015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考试重点汇总_第3页
2015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考试重点汇总_第4页
2015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考试重点汇总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考试重点汇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考试重点汇总会计从业考试会计基础要点:记账凭证一、记账凭证的概念记账凭证又称记账凭单,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加以归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后所填制的会计凭证,它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与原始凭证最大的区别我国会计记录具体程序的第一个步骤是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记账凭证具有分类归纳原始凭证和满足登记会计账簿的作用。记账凭证是介于原始凭证与账簿之间的中间环节,是登记明细分类账和总分类账的依据。二、记账凭证的种类(一)按内容分类记账凭证按其反映经济业务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1.收款凭证。收款凭证是指用于记录现金和银行存款收款业务的会计凭证。 收款凭证又可分为现金收款凭证和银行存款收款凭证。现金收款凭证是根据现金收入业务的原始凭证编制的收款凭证,如以现金结算的发票记账联;银行存款收款凭证是根据银行存款收入业务的原始凭证编制的收款凭证,如银行进账通知单。其格式见下表:收款凭证借方科目     年 月 日         收字第号 摘 要贷方科目记 账金 额一级科目二级或明细科目                                        …                合计               附件张会计主管:   记账:   出纳:   审核:  制单: 2.付款凭证。付款凭证是指用于记录现金和银行存款付款业务的会计凭证。付款凭证又可分为现金付款凭证和银行存款付款凭证。现金付款凭证是根据现金付出业务的原始凭证编制的付款凭证,如以现金结算的发票联;银行存款付款凭证是根据银行款付出业务的原始凭证编制的付款凭证,如现金支票、转账支票存根。其格式见下表:付款凭证贷方科目       年 月 日     付字第 号摘 要借方科目记 账金 额一级科目二级或明细科目                                                            合计                附件张  会计主管:  记账:    出纳:    审核:  制单3.转账凭证。转账凭证是指用于记录不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业务的会计凭证。它是根据有关转账业务(即在经济业务发生时,不需要收付现金或银行存款的各项业务,注意与银行转账业务区分)的原始始凭证填制的,如企业内部的领料单、出库单等;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期末结转成本等也是转账行为。其格式见表6—10:转账凭证年 月 日       转字第 号 摘 要会计科目记账借方金额贷方金额一级科目二级或明细科目                                     合      附件张 计 会计主管:    记账:     审核:    制单:对于经济业务较简单、规模较小、收付业务较少的单位,为了简化核算,还可采用通用记账凭证来记录所有经济业务。通用记账凭证统一编号(每月编一次)。通用记账凭证的格式与转账凭证基本相同。(二)按照填列方式分类记账凭证按其填列方式,可分为复式凭证和单式凭证两种。1.复式凭证,是指将每一笔经济业务事项所涉及的全部会计科目及其发生额均在同一张记账凭证中反映的一种凭证。前述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通用记账凭证都是复式凭证,是实际工作中应用最普遍的记账凭证。复式凭证可集中反映一项经济业务的科目对应关系,便于分析对照,了解有关经济业务的全貌,减少了凭证数量,但不利于会计人员分工记账。2.单式凭证,是指每一张记账凭证只填列经济业务事项所涉及的一个会计科目及其金额的记账凭证。填列借方科目的称为借项记账凭证,填列贷方科目的称为贷项记账凭证。 三、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与原始凭证区分)1.记账凭证的名称。即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2.填制记账凭证的日期。记账凭证是在哪一天编制的,就写上哪一天(即编制记账凭证日期,非原始凭证日期)。记账凭证的填制日期与原始凭证的填制日期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记账凭证应及时填制,但一般稍后于原始凭证的填制。3.记账凭证的编号。企业既可以按收款、付款、转账三类业务分别编号,也可以细分为现收、现付、银收、银付、转账五类分别编号。如果一笔经济业务,需要填列多张记账凭证,可采用“分数编号法”。4.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摘要。5.经济业务事项所涉及的会计科目及其记账方向。——原始凭证无6.经济业务事项的金额。7.记账标记。——原始凭证无8.所附原始凭证张数。9.会计主管、记账、审核、出纳、制单等有关人员签章。四、记账凭证的编制要求 (一)基本要求1.记账凭证各项内容必须完整。2.记账凭证应连续编号。一笔经济业务需要填制两张以上记账凭证的,可以采用分数编号法编号。例如,一笔经济业务需编制四张转账凭证,该转账凭证的顺序号为第8号,则这笔业务可编制转字第号,第号,第号和第号四张凭证。3.记账凭证的书写应清楚、规范。相关要求同原始凭证。4.记账凭证可以根据每一张原始凭证填制,或根据若干张同类原始凭证汇总编制,也可以根据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但不得将不同内容和类别的原始凭证汇总填制在一张记账凭证上。会计从业考试会计基础要点: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所谓记账方法,简单地说,就是在账簿中登记经济业务的方法。按照记录经济业务方式的不同,记账方法可以分为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一、单式记账法 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在单式记账法下,通常只登记现金、银行存款的收付金额以及债权债务的结算金额,一般不登记实物的收付金额。单式记账法记账手续比较简单,但是账户之间不能形成相互对应和平衡的关系,所以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以及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也不利于检查账户记录的是否正确和完整,因而是一种不够科学的记账方法。这种记账方法只适用于经济业务很简单或很单一的经济个体和家庭。二、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是指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复式记账法克服了单式记账法的缺点。例如,用银行存款10000元购买一批材料的业务,业务发生后,一方面在“银行存款”账户记录银行存款减少10000元,另一方面在“原材料”账户记录材料增加10000元,这样登记的结果能够清楚地反映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即资金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复式记账法与单式记账法相比,具有以下两个明显的特点: 1.对于企业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同时登记,既可以全面、清晰地反映出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也能通过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来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2.由于每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因此,可以对账户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以便检查账户记账的正确性。复式记账法是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为世界各国所广泛采用。我国过去曾采用的复式记账法主要有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在我国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会计从业考试会计基础要点: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借贷记账法是指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是建立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等式的基础上,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反映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起源于13世纪的意大利。借贷记账法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分别作为账户的左方和右方。借贷二字已失去了原有的含义,而演变成纯粹的记账符号,用来标明记账方向。三、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是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则要根据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的性质决定。(一)资产类账户结构资产类账户,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期初期末余额均在借方。即当资产类账户发生增加额时,登记在该账户的借方,发生减少额时登记在该账户的贷方。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计算公式如下: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增加额)-本期贷方发生额(减少额)【例1】某企业的原材料账户期初余额为500000元,本期购入200000元,本期发出400000元,则原材料账户的期末余额计算如下:原材料账户期末余额=500000+200000-400000=300000(元) (二)权益类账户结构权益类账户包括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权益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正好相反,权益类账户的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期初期末余额均在贷方。即当权益类账户发生增加额时登记在该账户的贷方,发生减少额时登记在账户的借方,其余额一般出现在账户的贷方。会计从业考试会计基础要点:原始凭证的审核原始凭证的审核一、原始凭证的审核1.审核原始凭证的真实性2.审核原始凭证的合法性3.审核原始凭证的合理性4.审核原始凭证的完整性5.审核原始凭证的正确性6.审核原始凭证的及时性二、原始凭证错误的更正知识内容: 一、原始凭证的审核审核会计凭证是正确组织会计核算的一个重要方法,也是实行会计监督的一个重要手段。为了正确地反映和监督各项经济业务,保证核算资料的真实、准确和合法,会计部门和经办业务的有关部门,必须对原始凭证进行严格认真的审核。主要包括下列内容:1.审核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包括日期是否真实、业务内容是否真实、数据是否真实等。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盖有填制单位的公章;自制的原始凭证,必须有经办部门和经办人员的签名或者盖章。对于通用原始凭证,还应审核凭证本身的真实性,以防假冒。2.审核原始凭证的合法性。经济业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制度的规定,是否有违法乱纪等行为。3.审核原始凭证的合理性。原始凭证所记录经济业务是否符合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需要、是否符合有关的计划和预算等。4.审核原始凭证的完整性。 原始凭证的内容是否齐全,包括有无漏记项目、日期是否完整、数字是否清晰、文字是否工整、有关签章是否齐全、凭证联次是否正确等。5.审核原始凭证的正确性。各项金额的计算及填写是否正确,如阿拉伯数字不得连写、大小写金额相符等,有无刮擦、涂改和挖补等。6.审核原始凭证的及时性。应注意审查填制日期,尤其是支票、银行汇票、银行本票等时效性较强的原始凭证,更应仔细验证其签发日期。需要说明的是,原始凭证的审核,是一项严肃而细致的工作,会计人员必须坚持制度,履行会计人员的职责。注意以下内容:(选择、判断)第一,对于完全符合要求的原始凭证,应及时据以填制记账凭证入账;第二,对于真实、合法、合理但内容不完整,填写有错误、手续不完备,数字不准确以及情况不清楚的原始凭证,应当退还给有关业务单位或个人,并令其补办手续或进行更正; 第三,对于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有权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二、原始凭证错误的更正为了规范原始凭证的填制,明确相关人员的经济责任,防止利用原始凭证舞弊,《会计法》第十四条规定了更正原始凭证错误的具体要求。1.原始凭证所记载的各项内容均不得涂改。随意涂改的原始凭证即为无效凭证,不能作为填制记账凭证或登记会计账簿的依据。2.原始凭证记载内容有错误的,应当由开具单位重开或更正,并在更正处加盖出具凭证单位印章。3.原始凭证金额出现错误的。不得更正,只能由原始凭证开具单位重新开具。4.原始凭证开具单位应当依法开具准确无误的原始凭证。对于填制有误的原始凭证,负有更正和重新开具的法律义务,不得拒绝。会计从业考试会计基础要点: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原始凭证绝大部分不是由财会人员填制的,而是由有关单位或本单位有关业务人员填制的。但是,全部原始凭证都必须经过财会人员 审核,才能登记入账。因此,财会人员不仅应掌握原始凭证的内容和填制方法,而且还要向有关业务人员说明原始凭证的重要作用,帮助他们掌握正确填制原始凭证的方法。(一)填制原始凭证的基本要求1.记录要真实。2.内容要完整。在填写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年、月、日要按照填制原始凭证的实际日期填写;(2)名称要齐全,不能简化;(3)品名或用途要填写明确,不能含糊不清;(4)有关人员的签章必须齐全。3.手续要完备。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符合手续完备的要求,以明确经济责任,确保凭证的合法性、真实性。自制的原始凭证,应有经办人员和经办单位负责人的签名或盖章。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除某些特殊的外来原始凭证如火车票、汽车票外,必须盖有填制单位的公章或财务专用章,没有公章或财务专用章的原始凭证应视为无效凭证,不能作为编制记账凭证的依据;从个人处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有填制人员的签名或签章。购买实物的原始凭证,必须有验收证明;支付款项的原始凭证,必须有收款单位和收款人的收款证明,付款人不能自己证明自己已付出款项;出纳人员在办理收款或付款业务后,应在凭证中加盖“收讫”或“付讫”的戳记,以避免重收重付。 4.书写要清楚、规范。原始凭证上的文字和数字都需认真填写,字迹清楚,易于辨认,不得使用未经国务院公布的简化汉字。凡是填有大写金额和小写金额的原始凭证,大写金额与小写金额必须相符。原始凭证的填制,除需要复写的外,必须用钢笔或碳素笔书写。填写时应遵守以下要求:凭证上阿拉伯数字应当一个一个准确、清晰地书写,不得连笔书写。阿拉伯金额数字前面应当书写货币币种符号或者货币名称简写,如人民币币种符号为“¥”,美元币种符号为“$”等。币种符号与阿拉伯数字之间不得留有空白。金额数字一律填写到角、分,无角分的,写“00”或符号“—”,有角无分的,分位写“0”,不得用符号“—”。大写金额用汉字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元、角、分、零、整等,一律用正楷或行书字书写。大写金额前未印有“人民币”字样的,应加写“人民币”三个字,“人民币”字样和大写金额之间不得留有空白,大写金额到元或角为止的,后面要写“整”或“正”字;有分的,不写“整”或“正”字。如小写为金额¥300060.50,大写金额应写成“人民币叁拾万零陆拾元伍角整”,或写成“人民币叁拾万零陆拾元零伍角整”。银行结算制度规定的结算凭证、预算的缴款凭证、拨款凭证、企业的发票、收据、提货单、合同、契约以及其他规定需要填列大写金 额的各种凭证,必须有大写的金额,不得只填小写金额而不填大写金额。5.编号要连续。各种凭证要连续编号,以便考查。如果凭证已预先印定编号,如发票、支票等重要凭证,在写坏作废时,应加盖“作废”戳记,妥善保管,不得撕毁。对某些重要凭证如支票填写错误,不能更正,更不能撕毁,而应办理作废手续后重新填制,作废的凭证要加盖“作废”戳记,按原编号顺序与其他存根联一起保存。使用印有编号的原始凭证,应按编号连续使用。6.不得涂改、刮擦、挖补。原始凭证如错误,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或更正,更正处应当加盖出具单位印章。原始凭证金额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不得在原始凭证上更正。7.填制要及时。原始凭证应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及时填制,并按规定的程序和手续传递给有关部门,以便及时办理后续业务,进行会计审核和记账。(二)原始凭证——支票的填制举例关键词介绍背书:背书是一种票据行为,是票据权利转移的重要方式。按目的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转让背书,即以转让票据权利为目的的背书,二是非转让背书,即以设立委托收款或票据质押为目的的背书。 提示付款期:票据持有人向银行提交并要求银行付款的行为叫做提示付款,提示付款期就是提示付款的有效期。出票人:是指依法定方式签发票据并将票据交付给收款人的人。收款人:是指票据正面记载的到期后有权收取票据所载金额的人。付款人:是指由出票人委托付款或自行承担付款责任的人。支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支票上印有“现金”字样的为现金支票,现金支票专门用于从存款账户中提取现金,不可以办理转账;会计从业考试会计基础要点: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一、会计凭证的传递(一)会计凭证的传递的概念会计凭证的传递是指从会计凭证的取得或填制时起至归档保管过程中,在单位内部有关部门和人员之间的传送程序。(二)会计凭证的传递的意义(了解) 1.通过会计凭证的传递,有利于及时地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2.通过会计凭证的传递,有利于正确地组织经济活动,贯彻经济责任制。3.通过会计凭证的传递,能加强会计监督。(三)会计凭证的传递的要求会计凭证的传递,要求能够满足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使传递程序合理有效,同时尽量节约传递时间,减少传递的工作量。(四)会计凭证的传递程序和方法(了解)单位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每一种凭证的传递程序和方法。包括:传递程序、传递时间和传递过程中的衔接手续。在制定合理的凭证传递程序和时间时,通常考虑以下几点:1.会计凭证的传递程序,要视经济业务的手续程序而定。2.会计凭证的传递时间,要根据办理经济业务手续在正常情况下完成所需的时间而定。3.会计凭证传递程中的衔接手续,应该做到既完备严密,又简便易行。 执行中如有不合理的地方,可随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修改。二、会计凭证的保管会计凭证的保管是指会计凭证记账后的整理、装订、归档和存查工作。作为记账的依据,会计凭证是重要的会计档案和经济资料。对会计凭证的保管的主要要求有:1.会计凭证应定期装订成册,防止散失。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遗失时,应取得原签发单位盖有公章的证明,并注明原始凭证的号码、金额、内容等,由经办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和单位负责人批准后,才能代作原始凭证。若确实无法取得证明的,如车票丢失,则应由当事人写明详细情况,由经办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和单位负责人批准后,代作原始凭证。2.会计凭证封面应注明:单位名称、凭证种类、凭证张数、起止号数、年度、月份、会计主管人员、装订人员等有关事项,会计主管人员和保管人员应在封面上签章。3.会计凭证应加贴封条,防止抽换凭证。原始凭证不得外借,其他单位如有特殊原因确实需要使用时,经本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批准,可以复制。向外单位提供的原始凭证复制件,应在专设的登记簿上登记,并由提供人员和收取人员共同签名、盖章。 4.原始凭证较多时,可单独装订,但应在凭证封面注明所属记账凭证的日期、编号和种类,同时在所属的记账凭证上应注明“附件另订”及原始凭证的名称和编号,以便查阅。各种经济合同,存出保证金收据以及涉外文件等重要的原始凭证,应另编目录,单独登记保管,并在有关的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上相互注明日期和编号。每年装订成册的会计凭证,在年度终了时可暂由单位会计机构保管一年,期满后应当移交本单位档案机构统一保管;未设立档案机构的,应当在会计机构内部指定专人保管。出纳人员不得兼管会计档案。5.严格遵守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要求,期满前不得任意销毁。任何单位不得擅自销毁会计凭证。会计从业考试会计基础要点:会计账簿的概念和种类会计账簿的概念和种类一、会计账簿的概念和意义(了解)会计账簿是指由一定格式账页组成的,以经过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系统、连续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和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账簿,以便系统地归纳会计信息,全面、系统、连续地核算和监督单位的经济活动及其财务收支情况。 设置和登记账簿,是编制会计报表的基础,是连接会计凭证与会计报表的中间环节,在会计核算中具有重要意义。1.可以记载、储存会计信息。2.可以分类、汇总会计信息。按其不同性质加以归类,整理和汇总,以便全面、系统、连续和分类地提供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情况,及时提供各方面所需要的总括会计信息,为管理决策提供信息。3可以检查、校正会计信息。与实存数进行核对,来检查财产物资是否妥善保管,账实是否相符。4.可以编报、输出会计信息。二、会计账簿与账户的关系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账户存在于账簿之中,账簿中的每一账页就是账户的存在形式和载体,没有账簿,账户就无法存在;账簿序时、分类地记载经济业务,是在个别账户中完成的。因此,账簿只是一个外在形式,账户才是它的真实内容。账簿与账户的关系,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三、会计账簿的分类(注意交叉记忆)账簿一般可以按其用途、账页格式和外形特征3种标准进行划分。 (一)按用途分类账簿按其用途不同,可分为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和备查账簿三种。1.序时账簿。序时账簿又称日记账,是按照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进行登记的账簿。序时账簿通常有两种:(1)普通日记账,是用来登记全部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的账簿;(2)特种日记账,是用来登记某一类经济业务发生情况的账簿。在我国,大多数单位一般只设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2.分类账簿。分类账簿是对全部经济业务事项按照会计要素的具体类别而设置的分类账户进行登记的账簿。按照分类的概括程度不同,又分为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两种。(1)总分类账簿,是按照总分类账户分类登记经济业务事项的账簿,简称总账。(2)明细分类账簿,是按照明细分类账户分类登记经济业务事项的账簿,简称明细账。明细分类账是对总分类账的补充和具体化,并受总分类账的控制和统驭。 分类账簿提供的核算信息是编制会计报表的主要依据。3.备查账簿。备查账簿简称备查簿,是对某些在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等主要账簿中都不予登记或登记不够详细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补充登记时使用的账簿。例如,租入固定资产登记簿、受托加工材料登记簿、代销商品登记簿、应收(付)票据备查簿等。备查账簿可以由各单位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备查账簿与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相比,存在两点不同之处:一是登记依据可能不需要记账凭证,甚至不需要一般意义上的原始凭证;二是账簿的格式和登记方法不同,备查账簿的主要栏目不记录金额,它更注重用文字来表述某项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即无固定格式。(二)按账页格式分类(金额列不同;适用范围较重要)按账页格式的不同,账簿可以分为两栏式、三栏式、多栏式和数量金额式四种。1.两栏式账簿,是指只有借方和贷方两个基本金额栏目的账簿。普通日记账和转账日记账一般采用两栏式。2.三栏式账簿,是设有借方、贷方和余额三个基本栏目的账簿。各种日记账、总分类账以及资本、债权、债务明细账都可采用三栏式账簿。 三栏式账簿又分为设对科目和不设对科目两种。区别是在摘要栏和借方科目之间是否有一栏“对方科目”。设有“对方科目”栏的,称为设对方的科目的三栏式账簿;不设有“对方科目”栏的,称为不设对科目的三栏式账簿。3.多栏式账簿,是在账簿的两个基本栏目借方和贷方按需要分设若干专栏的账簿。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和利润分配明细账一般均采用这种格式的账簿。4.数量金额式账簿,是在借方、贷方和余额三个栏目内,都分设数量、单价和金额三小栏,借以反映财产物资的实物数量和价值量。如原材料、库存商品、产成品等存货明细账一般都采用数量金额式账簿。(三)按外型特征分类账簿按其外形特征不同可分为订本账、活页账和卡片账三种。1.订本账。订本账是启用之前就已将账页装订在一起,并对账页进行了连续编号的账簿。订本账的优点是能避免账页散失和防止抽换账页;其缺点是不能准确为各账户预留账页。这种账簿一般适用于总分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 2.活页账。活页账是在账簿登记完毕之前并不固定装订在一起,而是装在活页账夹中。当账簿登记完毕之后(通常是一个会计年度结束之后),才将账页予以装订,加具封面,并给各账页连续编号。这类账簿优点是记账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随时将空白账页装入账簿,或抽取不需要的账页,可根据需要增减账页,便于分工记账;其缺点是如果管理不善,可能会造成账页散失或故意抽换账页。通常各种明细分类账一般采用活页账形式。3.卡片账。卡片账是将账户所需格式印刷在硬卡上。严格说,卡片账也是一种活页账。在我国,企业一般只对固定资产明细账的核算采用卡片账形式,也有少数企业在材料核算中使用材料卡片。总结:会计账簿的总体分类情况及适用范围1.按用途分类:(1)序时账簿①普通日记账②特种日记账: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2)分类账簿 ①总分类账簿②明细分类账簿(3)备查账簿:租入固定资产登记簿、受托加工材料登记簿、代销商品登记簿、应收(付)票据备查簿等;2.按账页格式分类(1)两栏式:普通日记账和转账日记账(2)三栏式:各种日记账、总分类账以及资本、债权、债务明细账(3)多栏式: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和利润分配明细账(4)数量金额式:原材料、库存商品、产成品等存货明细账3.按外形特征分类(1)订本账:总分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2)活页账:各种明细分类账(3)卡片账:固定资产明细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