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914748
大小:1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14
《教学案例左月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白杨》的教学案例西泉建福九年制学校左月红【案例背景】 《白杨》一文,表面上赞美的是白杨,实际上是赞美扎根边疆的建设者们,课文内容含蓄而深刻,尤其是对“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一句的理解是教学的重点所在,如何突破这一教学重点呢?【案例描述】 师:请同学们找出爸爸介绍白杨的三句话读一读,体会一下句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生:找一找,读一读。 生:没有山,没有水,也没人烟,天与地都是浑黄一体。 师:自然环境如此恶劣,白杨却顽强地生长着,而且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说明了什么?(出示展现“茫茫大戈壁”
2、景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体会。) 生:说明白杨树不向恶劣的自然环境低头,生命力强。 生:说明白杨树具有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 师:“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条”这说明了什么? 生:哪儿是说无论气候是好是坏,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土地肥沃还是贫瘠,白杨树都顽强地生长着。 生:我觉得“哪儿”说明了白杨不像有的植物,只适应在优越的环境中生长,这正是白杨顽强生命力的体现,也是它的品格。 生:这是说无论把白杨树载到那里,它就在那里扎下根来,为人类造福。 师:说的很好。对“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
3、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一句怎么理解? 生:这是说白杨不怕风沙、干旱、洪水,不管遇到怎样的气候条件,自然灾害,它都能茁壮成长。 师:(想象说话)如:滔滔不绝的洪水来了,它还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生:遮天蔽日的风沙来了,它还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生:拳头大小的冰雹来了,它还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师:这就是白杨的── 生:顽强不屈、傲然挺立的可贵品质。 师:爸爸表白的是一颗什么“心”呢?(分小组学习讨论) 生:爸爸看到戈壁滩上的卫士──高大挺拔的白杨树而触
4、景生情,以白杨树勉励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生:课文中说孩子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爸爸是根据祖国的需要,远离家乡去新疆参加建设工作的,他也像白杨那样,哪儿需要就在哪儿生根。 生:爸爸是借赞扬白杨,来表达自己一辈子扎根边疆的心愿。 生:爸爸无怨无悔,建设边疆的热情不但没有减退,而且已经深深爱上边疆,决心扎根边疆。 师:你们明白爸爸的心愿吗? 生:爸爸的心愿是不仅自己要像白杨那样扎根边疆,还希望孩子们也能像白杨那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所以爸爸的三句话既回答了儿子的问题;又是在借白杨勉励自己,教育孩子。 师:爸爸不仅赞
5、扬了白杨树,还赞扬了谁? 生:千千万万献身边疆,建设边疆的人们。 师:爸爸工作的地方虽然边远、艰苦、落后,但他没有逃避艰苦的环境,而是乐于扎根边疆,这正是我们要学习的。 师:齐背爸爸说的话。【案例分析】 这一教学片段,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1、教师立足于创造性的开发,以创造性教学方法,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让学生乐于参与,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其个性得到发展,创新能力得到培养。2、语文课的意义不仅在于教给孩子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篇篇凝聚作者灵感、情感、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学生学会如何看待事物,享受生命的
6、快乐,即学会如何做人。在这个片段之中,教师有意识地把人格的熏陶与培养,有机地融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含而不露,隐而不晦,让学生受到感染,受到熏陶。教师把白杨的特点和边疆建设者们的品格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受到了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训练。扎根边疆的建设者们艰苦创业的崇高品质和白杨树的坚强品格是一致的,只有帮助学生深刻认识白杨树的性格特点,才能使学生充分理解建设者们的思想境界。3、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改变了以往教师单向问讲的局面,拓宽了学生之间交流的信息空间,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在相互交流
7、中思考,在互助中启迪,在鼓励中自信,情感和认识相互交融,语言得到锻炼,培养了学生群体的主体性和合作意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