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912798
大小:4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14
《槐乡五月 (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槐乡五月》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这篇散文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以及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文章写花又写人,花与人交融在一起,使得“花美人更美”这一主旨自然地生发开去。我是这样设计的:1、引导感悟美,让学生观察插图感知美;老师范读,让学生听中感受美;多种形式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验美。2、引导表现美,槐乡景色美、人情美、作者的语言写得美,让学生通过表演、欣赏、仿写等手段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
2、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品读课文,感受槐乡的清香、甜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槐花的美丽及槐乡孩子的好客。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觉得槐乡五月如同一首优美的田园诗。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去感受槐乡五月的花美、人美。[设计说明: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槐乡五月如诗般的美只有大概的印象,他们急于探究文本内容,所以本处设计意图是直接将学生带进徊乡去感受美。](二)走进文本,体会美丽1、师:课文最后有这样一句话,你对这
3、句话有什么疑问?出示: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1)、鼓励学生质疑。(2)、师梳理问题,留下有价值的问题:作者为什么说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为什么说槐乡是孩子的季节?(3)、阅读课文,感悟问题的答案。2、感受花美。(1)师感情朗读第一节,让学生边听边想象:五月,当我们走进槐乡看到了什么?闻倒了什么?(2)引导学生读句子品味。槐花颜色美:似瑞雪处降,一片白茫茫。槐花形态美: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槐花味道美:“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
4、。中午,桌子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会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3(3)过度:读了这一段,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槐花的什么?(香气)在洋槐花开放的季节,槐乡的孩子有什么感受?外乡人到这儿又有什么感受?[设计说明: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去体会槐花的美,如找写槐花的色、形、香等相关句子,运用找句子、写感受、组织讨论、交流等,体会槐花的内在美。]3、感受槐乡人美(1)自由阅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拿出笔再你所读的内容里写下自己的感受。(2)讨论交流、组织汇报。(3)师:谁能将第二自然段
5、的内容表演出来?其中一位演被香气熏醉的“他”,另一位演槐乡的孩子。出示吃槐花饭后的句子:槐花饭是咸的,浇上麻油,蒜泥,陈醋。小朋友临走时还闻到槐花新蜜。指导朗读。师:你喜欢哪一句?你能边表演边朗读出来吗?你从这段中感受到了什么?(槐乡孩子的好客,纯朴善良。)(4)五月槐花香醉了槐乡人,结合插图,说说图上内容,孩子们还用它来干什么?女生读小姑娘的句子:槐乡的小姑娘变的更俊俏了,她们的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戴着槐花,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男声读小小子的句子:小小子呢,衣裤的口袋里装的是槐花,手上拿的还是槐花。他们大大
6、咧咧的,不时就朝嘴里塞上一把,甜丝丝、香喷喷的,可真有口福呢!引导学生边读边做动作,从中体会槐乡孩子对槐花的喜爱和天真烂漫。[设计说明:让学生边读边表演,是让学生直接融入到文本中去,去感受槐乡孩子的天真、可爱及好客,体会槐乡花美人更美。]4、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确实感受到了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三)朗读背诵1、读了课文,你想说什么?2、这么美的文章,你们想背诵下来吗?你有什么好办法快速背诵呢?3、交流方法,练习背诵。五、欣赏美课件展示与槐乡五月相关的图片。六、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7、、填空:五月是()的季节。五月上()的季节。3、课外认真观察自己喜爱的一种花草,结合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七、板书设计槐乡五月↓美↙↘3花人八、教学反思1、抓住关键句,引领学生进入学习角色。课的开始,引导学生由“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这句话进行质疑,阅读解疑。学生学习贵在有疑,有疑而思,从而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文本内涵的兴趣,很自然地过渡到阅读课文,感受语言的优美,领会槐乡特点的环节中去。2、注重“读中感悟”,体会槐乡之美。这节课,我拼弃了传统的“串讲”形式,注重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朗读感悟,把学习主动权交
8、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因此,学生在课堂上读得很认真、说得很激烈、悟得很深刻。从而成功地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